立德树人,任重道远——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李丽平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李丽平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中心小学    524338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育新形势下,德育教育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应在顺应教育新形势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优化与改革,以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营造更加和谐、宽松的氛围。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优化策略
        德育,即道德教育,在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以及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知识信息的更新以及传播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就使还没有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小学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由此可见,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形式及内容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加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新形势下积极的进行德育教育理念、德育教育模式以及德育教育活动的优化与改革,以此实现学生更加健康的身心成长,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树立先进、科学的德育教育理念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在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学理念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因此,在教育新形势下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就应首先从自身的德育教育理念入手,通过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贯彻,来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德育作为“五育之首”,这不仅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在今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就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其次,教师应在人本教育理念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在教育新形势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教师在人本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对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性以及差异性的德育教育,以此实现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二、营造浓厚、和谐的德育教育氛围
        教学氛围作为一种外在的环境因素,具有重要的渗透、感染作用,尤其是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另外,德育教育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方面的教育,其教学特点更适于渗透教育形式的开展。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优化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环境、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正确道德意识的形成。如,教师可以对学校、教室的环境进行优化,通过德育标语、名人名言的悬挂、张贴或“德育园地”区域的创建来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下,获得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升。
        三、创新多元、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学模式的单一、僵化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就应创新性的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德育教育之中,这样不仅有效拓展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形式,同时更能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受到多方面的提升,以此实现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如,教师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来实现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也可以通过具有生活化德育案例的引入,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其中德育内涵、行为规范的分析与讨论,以此养成学生良好的德育思维模式、深化学生对德育教育内涵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在更加丰富的德育教育形式中获得更为全面、良好的德育学习效果,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
        在教育新形势下,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不可或缺,它不仅使小学德育教育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更为学生德育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提供了机会,有助于道德意识的内化与形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德育教学内容,积极的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多元化设计与实施,以此实现小学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如,教师可以通过每周定期的班会活动开展主题性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深化德育主题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节日的时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听老红军讲述战争时期的故事或参与社区、社会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中,获得具有实践性的德育感受,从而实现自身良好道德认知、道德品质的形成。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对学生高尚品质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就应通过教育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活动等多维度的优化,来实现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更加健康、良好的身心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艳芳.立德树人,任重道远——谈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知识文库,2020(23):158-159.
[2]韩生功.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活动育人”途径初探[J].新课程(上),2019(06):248.
[3]纪艳艳.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