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韦庆
广 西百色市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 533599
摘要∶在对西部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培训对策。教师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将配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师范教育网络的建设。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育素养;困因;策略
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研究者,不仅是传统知识的引导者,而且是知识创新的建设者。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丰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识。新时代的教育是一项创新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教育研究的能力。有必要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了解教育发展现象,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快速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大量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许多问题和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正常师资的偏差。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年以上的访谈和跟进调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养进行了调查。本文探讨了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和科研素养所存在的问题。
二、乡村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的困因
1.对概念的理解不足,学校领导者对此并不重视
长期以来,在我国,无论是在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上,教师都被定位为知识传授者,他们对新的课程概念和教育研究还不了解。一些领导者和老师认为,科学研究只是在追随潮流,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么忽略它,要么被动地避免它;或被动地适应和应对它。
2.教学科研能力差,专业水平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的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瓶颈”,难以在教育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教师队伍老化,大多是“老式教师”;教师学历低,主要是通过自学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获得合格的学历,此外缺乏对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的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层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科研的发展。
3.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少
一些基层教师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和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后评估或晋升的需要,相当多的教师进行了教育研究。这些老师经常只是写论文,以为这是教育研究。很少有老师想到将教育研究论文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和工具,以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因此,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非常薄弱,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的系统的信息技术设施和条件,即在教学资源中实现教学信息的共享,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写作讨论,促进信息反馈。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和支撑平台,非常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由于偏远西部地区学校的资金极其困难,学校只能维持现有的传统媒体教学。超过80%的学校尚未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环境。一些学校只有简单的多媒体教室和具有单一功能的计算机室。从根本上说,他们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提高教学质量。
5.职前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职前教育是教师树立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的基本阶段,但实际上,职前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根本作用。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教育课程和上课时间太少。尽管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但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原因,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并未真正实施。在当前的教师教育培训计划中,教育理论课程是单一的,小时数很少。师范生只能在职前教育阶段学习一般原则。
其次,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导致新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足。
三、乡村教师教育素养养成策略
1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意义与教师的个人生活意义之间的联系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和幸福,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未来。教师只有将职业的意义与个人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感受到职业的喜悦,并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目前,由于职业身份的弱化,职业自尊心的下降以及职业承诺的薄弱,一些农村教师只将教学作为“挣钱养家”的手段。专业意义和个人生活意义之间存在差距,直接导致教师教育精神的下降。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必要实现教师专业意义与教师个人生活意义之间的联系。
2.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并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孕育了人与人之间竞争的社会关系。成功竞争的象征被妖魔化为“多少钱”和“权力”的明确标准。专业规范要求教师要保持高尚的情感,要树立榜样,愿意教书并为学生的成长树立榜样。这导致了教师的专业价值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使教师在诚实与奉献,榜样与物质欲望之间的矛盾中挣扎,并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为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教师必须诚实守纪,提高生活水平,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风范,并成为引导青年学生成长的向导。
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实施国家政策的具体战略
我国的农村教育规模大,范围广,点多,路线长。做好农村教育工作,涉及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是汉语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要认真理解国家教育政策的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分担人民责任,制定相应的纪律措施,监督和督促国家教育政策的实施。例如,在农村教师培训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识到,教师培训是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国家政策,制定详细的农村教师培训计划,解决教师培训经费和时间问题,落实国家政策。
4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支持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农村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获悉,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许多农村中小学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但是这些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令人不寒而栗。一是没有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设备建设的深入细致的培训,信息设备的建设已经到位,但许多教师无法使用。二是学校尚未制定相关的使用制度和奖励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使用与不使用是相同的。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师生的信息素养,学校行政领导应积极支持新技术,鼓励师生在教室内外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实施教师信息培训计划,并为信息教学方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信息。如果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将更有动力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因此。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工作可以提供促进机会,并迅速提高农村师生的信息素养。
结语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许多因素的影响使乡村教师的发展遇到各种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师范教育研究小组,私立教育力量,学校和个人教师的共同讨论和协调,从各个方面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性动力,并最终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崔允漷 . 从失衡走向平衡: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3.
[2] 庞 丽 . 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 出 路 [J]. 继续教育研究, 2016( 7) : 33-35.
[3] 茹荣芳 . 文化生态取向 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4) : 63-66.
[4] 袁桂林 . 我国农村学校教育诸政策评析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