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魏艳蕾 蒋晶 李德海
[导读] 摘要: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区域自然地质灾害,相关行业的专家人员也开始通过科学的研究对其进行预测,为人们躲避自然地质灾害提供前瞻性和先导性。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重庆  400700
        摘要: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区域自然地质灾害,相关行业的专家人员也开始通过科学的研究对其进行预测,为人们躲避自然地质灾害提供前瞻性和先导性。目前,我国已有的地质灾害分析预测方式主要是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情况判断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以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急策略,为人们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水文地质因素;地质灾害
        当自然界中的水资源发生变化时,就很可能会产生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影响地下水的正常活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水资源不断变化并且在地质空间中长期储存的情况下,就会给水文地质表现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地质灾害。因此,需要通过分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确保人们的正常生活,保证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有序性,同时提升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
        一、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下引发了地面变形问题,形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给区域环境和建设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城市区域中比较常见,会给城市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当海平面上升或者发生地震活动时就会造成地面沉降,其与地面塌陷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异。地面沉降现象可能是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引发的,其都是源于人们过度开大地下水资源造成的,所以 在对这个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控制时,需要以控制地下水的开采为主,让人们科学合理地按照要求实施相关的措施,为我国自然生态的有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2、地基变形
        在产生水文地质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建筑物会产生地表形态方面的变化,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我国近几年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大规模和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很多城市建筑都逐渐升级,数量也不断增多,水文地质对其产生的影响在不断加深。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地基比较薄弱,尽管施工单位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强化,但是地基结构层还是没有达到稳固性要求。在产生水文地质问题时,土质结构的承载能力会不断降低,一旦影响因素增多,就会产生土质结构上的变化,从而引发地基变形现象,危害人们的居住安全。
        3、砂土液化
        砂土作为地下结构的重要物质,在产生水文地质变化问题时也会使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呈现出砂土液化现象。砂土液化现象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产生有关,在产生地震现象时,其作用力会给地面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在短时间内直接破坏疏松粉和西沙土,形成砂土液化现象。在不同的时期,地质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砂土液化现象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颗粒较粗的情况下,液化作用会不断增大,如果作用力持续增大导致地表无法负担,就会形成冒浆现象。
        4、地下水位下降
        在当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量也开始增多。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开采地下水,产生了多样化的地质问题,给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水污染现象愈发严重,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用水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还会危害自然环境,降低环境品质。在长期无节制开采水资源的过程中,其储量越发减少,还会引发其他新的问题,引发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同时还会产生岩溶塌陷等现象。更重要的是,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下,部分区域会逐渐呈现沙漠化现象,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不利于生态协调发展。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应急策略
        1、优化实时监测
        很多水文地质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都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予以控制,其能够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地质灾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我国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地质灾害的关注力度,特别针对频繁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防方案,让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监控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中的问题。在优化实时监测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的仪器全面侦测地下水质,找到具体产生水污染的地区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促使地质灾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监测人员要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地区的政策方案落实监测手段和方法。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以耐心、细心的态度确保地质灾害监测的准确性。
        2、控制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引发水文地质问题的一大因素,引发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存活动带来影响。在控制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时,首先需要提高人们的灾害控制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安全行为手段。部分区域的降水量较大,在地表受到雨水冲击影响时,就会产生地表土质构造变动问题,引发地质灾害。所以区域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专项人员加大植被覆盖面积,起到保护地表的作用,防止地表植被遭受损伤。人们在日常排放污水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规范排放行为,不能直接将其排进地下、田地及河流中,而是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处理,还可以循环利用,满足水资源应用要求。在开展大规模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时,专业工作人员要做好有关的规划和勘查工作,尤其是需要监测地下水文地质的变化情况,避免给人们带来生命威胁。
        3、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资源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是我国生态协调发展的核心,虽然部分自然资源可以无限开采,但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控制水文地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时,就需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严格按照资源开采要求对其利用形式进行控制,确保区域内的水文地质不会给人类的生存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在开采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在资源开采到一定程度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填补地下空间,防止水文地质受到影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还可以适当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影响,防止环境恶化,为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保障。
        4、制定紧急救护措施
        地质灾害的产生会在短时间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导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遭到破坏,严重时还会产生人员伤亡。虽然可以通过监测水文地质情况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规模,但是还是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应对。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紧急救护措施,避免地质灾害扩大,同时减少其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缩小灾害范围。所以,有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专项人员开展预警演习,根据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提前采取专项方法进行分析控制,提高人们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生活中,也需要制定应对地质灾害的经济处理机制,加强对灾害的紧急救护处理效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稳定性打好基础。
        三、结语
        水文地质问题的产生会引发地质灾害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控制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应对不同的灾害,避免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1]邓郁涛.探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工程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20(07):19-21
        [2]李让,张君恺.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67-68
        [3]陈初雨.浅析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9(11):179-180
        [4]汪永胜,王建斌,范增顺.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J].世界有色金属,2019(02):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