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浅述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邓磊
[导读]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建筑业仍然是我国的第一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
        重庆市水利港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01120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建筑业仍然是我国的第一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施工的危险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建筑产品体积大,技术难度高,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工,露天和空中作业多等特点,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规模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施工平面各个阶段的现场也不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关键词:BIM技术;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应用
        前言:通过BIM技术建立高层建筑的工程模型,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工程情况,管理者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动态管理,还能进行管理措施的模拟测试,尤其在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
        1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1.1可视性
        利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模型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将工程信息作为技术管理参数,可以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借助BIM技术还能够对施工的防护措施进行模拟和测算,制定工程防护的最优方案,提高建筑项目实施的安全性。
        1.2模拟性
        借助BIM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的施工模拟,可以科学地分析各类因素对工程实施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建筑工程实施的科学性模拟,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规避工程隐患,提升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性,确保建筑项目按计划要求顺利完工。
        1.3技术优化性
        通过BIM技术可以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借助BIM技术建立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型,获取项目的进度和技术数据,然后技术人员根据信息数据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BIM技术不仅可以规避工程的安全事故风险,还能够优化建筑项目的施工计划,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项目施工的效率。
        2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BIM技术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安全技术人员须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充分发挥BIM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优势。如果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会造成BIM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在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安全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管理思路保守,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这是BIM技术在推广和实施中受到较大阻力的主要原因。虽然BIM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但由于受项目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人员对BIM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够深入,无法实现BIM技术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机结合,最终导致BIM技术无法发挥最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2.2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和行业规定,从法律层面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由于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未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在工作中,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责权范围不清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对安全隐患实施有效防范,提高了项目施工风险的发生概率,由于施工方案整改不到位,还为项目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2.3工程项目的参与方较多,协同作业效率低下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较多施工单位协同作业,例如,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的施工现场,会涉及多个专业、多种项目的协同施工,作业难度较大,交叉作业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协调和沟通能力。通过BIM技术可以建立建筑工程的信息共享平台,各施工方能够通过访问信息共享平台,获取有用的资料和数据,同时上传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充实工程资料库,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降低工程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工程施工的协同作业效率和效果。


        3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图纸会审管理
        借助BIM技术进行工程图纸的会审,能够在工程实施前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图纸会审的工作效率,确保图纸设计质量达到项目要求。针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实现对工程施工的预测和判断,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实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施工场地布置管理
        使用BIM技术建立施工场地的三维模型,能够有效实现施工场地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工程的物料通道、人员进出场通道、材料加工区、物料堆放区、起重机械通道、垂直运输通道、危险区域等位置,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环境下施工。建立场地模型后,需要进行施工过程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如车辆和材料的进出场情况、塔吊部署、临时加工场地和临时办公场所的位置规划、行车线路设计等,同时还应做好项目周边环境的考察工作,将收集到的工程信息和数据输入到三维模型中,使构建的三维场地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施工实际情况。
        3.3实现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时性
        (1)借助BIM模型实现工程施工的全真模拟,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提前做出预判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现工程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做好项目现场的实时监控。在工程现场的关键施工作业点设置高清摄像头,工程管理人员可对作业点的施工情况进行实施监控,掌握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不规范操作现象,对施工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确保各工序作业间的有效沟通,及时解决工程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4实现工程交底的可视性
        可以借助BIM技术实施工程技术交底,项目管理者借助BIM技术将施工方案、施工步骤、施工程序等内容,直观地呈现在施工人员眼前,使交底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变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影像和模型,施工人员能容易掌握各项技术要点,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执行与落实。BIM技术能够预先模拟工程实施情况,提高工程问题的解决效率。提高工程技术交底的有效性,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为高层建筑项目的顺利交付,奠定坚实的基础。
        3.5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及管理
        BIM模型包括建筑项目的所有生产要素、技术流程、质量安全等信息。借助安全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分析并查找施工中的危险源,及时制定可靠的应对方案,完成危险源的管理和排查工作。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案例,参考项目实施的信息和数据,编制科学的安全管理策划方案,构建安全管理模型,实现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责任目标。
        3.6安全教育和应急管理
        (1)根据建筑项目的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施工、消防管理、应急救助等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其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知识,降低施工的安全技术风险;(2)项目管理人员应提高对安全风险较大的技术项目的管控力度,如安全用电、高空作业、垂直运输等,确保工程施工人员能按要求进行技术操作;(3)通过BIM技术实施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应急处置办法,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能够直观呈现建筑施工的细节信息,便于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借助BIM技术建立的工程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工程实施计划。科学地应用BIM技术,不但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还有助于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达到项目计划要求。
        参考文献:
        [1]安忠平.刍议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
        [2]潘杰.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监理,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