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成本控制研究
李杰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企业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成本控制逐渐重视。本文将从全过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全过程成本管控和成本控制原则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以期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意识;控制研究
1.全过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是长期且复杂的,由多个阶段组成,每一阶段都需要进行成本上的监控,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从大方向上来看,出现的问题大体如下:
1.1缺乏对成本管理的意识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施工单位却难以得到统一规整,在经济的影响下,更是过多追求速度与利益。因而在进行施工前施工单位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成本预估,缺乏相对详细的针对成本的预算。预算上的简单估量直接导致后续管理难度加大,问题也就络绎不绝地出现。很多工程为追求速度便通过不断加大设备、人力的投入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这种情况不仅容易导致资源出现浪费,还可能加剧整个工程的负担使得资金链断裂。
1.2成本管理使用方式不科学
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极为重要,因为它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设备、人力与材料等各个方面。但当下较多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上的使用方式极不科学,负责人为了变相节约成本,大多忽视了成本管理部门的设立,因此不仅缺乏专业部分,随之而来的是专业人员的缺乏。大多工程便将成本管控这一工作交于会计部负责,会计部门人员不仅缺失专业知识,更不了解工程采购的实际状况,从而很难做出合理的成本预估。
1.3成本管控人员欠缺
如上点陈述,专业部门的缺失直接导致管控人员的不足。此外,由于建筑工程与成本管控的双重复杂性,当前建筑行业对成本管控相关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成本管控能力高超。但当前工程的实际却是较多是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成本进行预估,非专业人员的他们不仅缺乏成本管控上的专业知识,更缺乏相关经验。长期让非专业人员从事成本管控工作不单对本工程有影响,且不利于建筑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1.4工程成本管理上责任不分明
每一个行业为了自身良性发展,都需要加强对管理的重视。但由于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都没有相对成熟的成本管理部门与体系,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十分混乱,职责划分出现诸多问题。而成本管控上的责任划分不分明尤为明显,负面影响也最为深、远,直接干扰企业利益,为企业发展埋下弊端。
2.建筑工程全过程成本管控
2.1施工之前的成本管控
工程施工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工程开始之前的工作是为施工做好充足准备。而在这一个阶段的成本管控也需要从方案的构思、材料的挑选、项目的整合、人员的培训等多个方面分别探究。
2.1.1项目方案的设计
建筑的工程顺利进行、完成与设计方案联系紧密。方案的设计与建筑的整体建构、各部分的具体布置都直接挂钩。但建筑工程浩大,导致其方案设计涉及量大,因此在项目方案的设计中很难每一项具体落实、做到细致。其中的最为明显的是成本设置与分析上。工程做到顺利施工也需要结合施工实际状况对建筑成本进行分析,由此再做出相应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工程顺利进行与完成。
2.1.2项目的整合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合理安排就能为整个施工过程打下良好基础,项目的组织与整合也极为重要,不容忽视。项目的组织、安排是工程中成本管控乃至实际工作的关键点。有着越为科学、合理的项目组织,成本管控就将越为便利与简单,这一工作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是一个重要保障。
2.1.3材料的挑选
每一建筑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都会对本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工程越大,涉及的材料种类就会越加繁多,相关数量也将随之增加。这时,材料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建筑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成本管控需要对不同材料进行评定、预估。只要预估工作做得成功,就能从中找到价格、质量都更为合适的材料,从而方便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1.4人员的选择
建筑施工中人力、材料都不可或缺。作为影响施工的最大因素之一,人力需要被谨慎对待。因此在施工之前就需要考虑人力的成本、数量,不能够过于盲目的大数量选择以及投入工人,而应该在详细计划后选择最为合适的人数在工期内完成施工。在衡量完工程速度、质量、成本等多方面后的人员数量选择才是最利于工程发展的。
2.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
施工前的设计、安排是整个工程的前提,但三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这一环节也是真正实践的环节,在这一阶段计划的好坏将直接得到检验。如果计划不够贴合实际,那么将由许多问题出现,主要有成本管理上的问题。因此除了要重视上文提到的科学的成本管理上的计划,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一一落实。
2.2.1机械、设备
大的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必不可少,且占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计划与实际工程需要来安排设备数量,此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提高设备被使用的频率,保证机械数量的同时也要避免浪费,一旦出现机械闲置将是工程中的浪费与损失,只有合理控制,才能真正做到成本的有利管控。
2.2.2材料的管理
材料的购置在初步计划后有一定数量以及质量上的要求,而没有材料施工也难以进行,因为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材料也显得非常必要。在管制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质量和数量,更应该对其使用数量以及如何使用进行专门记录。只有对材料的数量及使用进行关注与控制,才能够对材料情况准确预估,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变相节约施工成本。
2.2.3人员的管理
人员的素质状况与施工结果以及成本管控息息相关,也是工程成本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其素质状况与所需人员数量应被严格管控,不同素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培训效果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注意人员素质与工期、施工效果等多方面的关系,做到在顺利完成工期的同时管控工程成本。
2.3工程验收时的成本管控
工程的最终环节主要是进行收尾,对工程的各方面进行核查、盘点。其中还需要对剩余材料进行处理、工作结果进行总结报告,不仅是对整个工程的复盘,更是为以后的成本管控打下坚实基础,为后续工作留下记录。
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原则
3.1成本最低化
一般来说每一行业的根本目标都是盈利,因此使得成本尽可能最低化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主要是一一对应,做到每个环节的成本最低。首先在计划环节,需要先在完成工程的基础上一一计划每一环节的成本,再根据专业知识以及经验尽可能压低成本;接着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最终收益。
3.2成本管理全面化
建筑项目较为复杂,涉及环节诸多。无论是采购材料的成本、员工的人力成本、设备运用成本还是工艺成本等都需要受到管理、控制,在保证施工有效控制的同时,经济效益才会尽可能被优化。
3.3成本责任制
成本责任制主要是落实到施工过程中,要实现材料、人员的最优利用,必须与责任挂钩。奖惩使得相关工作人员更为积极、谨慎,从而做到材料的节约与人员的激励。
4结语
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一行业,这一行业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人们也对它有了新的要求。为实现各企业乃至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对施工全过程都多加关注,无论是施工前、中、后都应该认真进行成本管控,使得成本管理形成一定体系,从而强化各企业甚至是建筑行业的执行力度,做到成本的最佳管控,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宏胜.探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70-171.
[2]宋传叶.基于过程管理的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3]谢良伟.浅谈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6(7):187.
[4]刘星华.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