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68219870113XXXX
摘要:在园林设计中,绿化植物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注意根据一定原则,选择合理方案来进行配置,使绿色植物配置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还能够符合园林设计的具体要求,促进园林设计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伴随着建设环境逐渐获得重视,各地都在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工作,非常多优秀的园林建设都可以协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很好的重现历史文化底蕴,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重点把握植物的配置,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园林绿化植物具有的绚丽多彩的姿态,重点发挥其在营造氛围以及美饰空间方面的作用。园林绿化经过种植植物、栽培花草、营造建筑物以及园路的布置等措施,不仅仅能够提升城市绿地利用率,也可以充分使用多元立体化的绿色植被具有的生态效应,包含了消除噪音、分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减轻污染城市的程度,迅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使城市拥有舒适、情节的环境质量,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兼顾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兼顾适用、经济和美观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原则,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综合性较为明显,因此应充分兼顾适用、经济和美观三个要素。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量其适用性。所谓适用,通常就是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特征来选择植物的類型和品种,其既可降低投资,也能规避经济问题。设计中,因注重植物的本土性,使其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强场所感。本土性对于基础绿化应优先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乡土树种,植物本土性的选择可以极大的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少虫害、易管理、降低人工维护资源,并且能够较快的达到绿化效果。而若要解决经济问题,就需在投资较少的情况下取得较高的效益。在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适用、经济和美观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1.2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原则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健康和文明的社会活动当中。在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设计中,要根据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个学科,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人本思想为支撑,确保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保证人与自然和环境能够形成完整的生物系统。
1.3绿地景观立体绿化的原则
园林绿地生态景观设计中,坚持立体绿化的理念,高度重视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需注重立体景观形式的构建,结合绿地的特点,利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发挥绿地应有的功能。在设计中要采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多种方式,既可加强景观的层次性与多样性,还需起到调节小气候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设计中可采用乔木下种植灌木,灌木下种植花草的绿化方式。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2.1缺乏独创性
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普遍存在模仿现象,这和数年前房地产市场大热,部分开发商盲目开发楼盘和批量化建设园林有关。为了快速追求经济效益而设置短暂工期,缺乏明确的设计理念,以致于大部分园林设计者都按照同类进行设计,根本没有考虑不同地域、环境、人文等各方面影响因素。
2.2缺乏专业性
通常园林前期设计规划和后期实施均由一个建造单位负责,在设计上以节约成本迎合领导意图,随意更改,降低风景园林的观赏性,更不符合城市实际发展需求,最终呈现效果失败。再加上商业化理论成为社会流行趋势,不可避免地忽视人性化设计,阻碍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城市化发展。
2.3缺乏个性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知,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式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
虽然近年来我国提倡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风景园林设计缺乏公众参与,更不能参考社会各个方面意见,依旧由政府或开发商主责,使公众个性发挥受到影响。
3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优化配置的具体策略
3.1植物与建筑的配置
园林工程中的建筑工程色彩、风格、形态固定不变,缺少生命力,需要植物将其生硬的轮廓软化。设计时需要注意建筑仍是主景,借助植物不同季节的变化,提高建筑活力。一方面,从形体上来看,如建筑工程体形较大,视觉宽阔,给人以庄重感,配置植物时应选择树冠开阔、树体高大的树种,如白蜡、栾树、银杏。建筑工程面积较小、小巧玲珑,应配置色彩艳丽、姿态优雅的树种。另一方面,从色彩上来看,植物和建筑色彩反差越大,对比效果越明显,可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建筑墙面为白色,墙前可配置红枫、月季、紫荆等红叶或开红花植物,如在红色墙面前应配置广玉兰、栀子花、黄连翘等开黄花或白花植物。另外,如植物处在建筑的背面应注意选择耐阴地被植物。建筑角落处面积较小,可种植一些花灌木,如丛生竹。建筑物的窗外可配置姿态优雅的树种,和窗构成优美的框景,选择的植物有造型优美的松树、腊梅、竹子等。
3.2植物与园路的配置
(1)主路。主路起着导流,连接不同景观的作用,较为宽敞,在其两边配置的植物应以乔木为主,形成良好树荫的同时,还可使人观赏树形、树叶,可选择树种有马褂木 栾树 银杏等。同时,在树下种植耐阴的镶边植物或花灌木。(2)小路。园林中的小路一般较为弯曲,路面较窄,配置植物时可应用花径形式。如小路距离较短可考虑种植同种花灌木;如距离较长,为防止视觉疲劳,应交替种植2种以上的植物,例如,紫薇、丁香。另外,如想营造开阔的路径,可配置美人蕉、萱草、美女樱等,也可使用竹类植物形成夹道式小径。
3.3合理利用园林空间
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风景园林的观赏效果也更加重视。当前城市环境下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空间作用,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从而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观赏效果。植物配置需要结合城市地理环境,充分发挥植物所具有的优势,是风景园林作品呈现出完美的效果,根据植物形态、特征进行搭配,再配合适当的修剪与创意达到独特的园林景色,满足人们个性化审美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时候,根据风景园林内部环境进行合理的搭配,突出园林山、水等特色空间,让人们感受到园林的独特魅力,以中式风景园林为例,通常人们会种植一些竹子,设置水系,布置假山石以此提高园林的整体效果。
4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的重要性
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城市内部自然环境逐渐减少,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业对绿色生态理念规划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园林风景作为城市小生态的重要体现,合理选择植物并进行有效的配置,不但能够提高园林的观赏性,也能保证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发展。植物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在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中应该尽量保留一些本土植物,选择天然、未经雕饰的植物种类,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与认知,植物选择和配置不仅要满足风景园林的需求,还应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
5 结束语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文化背景及生态环境等,设计师应合理选择与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在最大限度上发挥植物的应有价值,给人们视觉与精神上带来双层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武国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微探[J].山西建筑,2019(9):202~203.
[2]罗如鹏.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8(52):86+92.
[3]侯俊.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J].南方农业,2018,12(24):68~69.
[4]李怡亭.浅析风景园林规划中植物配置设计[J].花卉,2017(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