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冯彩霞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冯彩霞1 徐睿泽2
[导读]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也得到提高,且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建筑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多。
        1身份证号码:44092319791124XXXX;2身份证号码:21010619920425XXXX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也得到提高,且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建筑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多。但现阶段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水平较低,在施工各个阶段容易发生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后期建成质量,甚至一些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还会导致建筑工程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更需要对施工质量加强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针对质量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基础保障,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各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仍以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为主,施工管理相对粗放,管理效率相对较低。虽然有个别企业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但是现阶段多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偏低的现象。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体系在一些工程当中也没有得到落实,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企业的法律意识还需进行持续提升。工程整体质量较差,项目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很多质量问题具有普遍性,甚至发生过类似“楼歪歪”、“楼脆脆”等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从而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对于政府的公信力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1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阶段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钢筋错位。该质量问题可包括钢筋类型不符合施工要求、钢筋尺寸不达标、钢筋设计标准不规范等。如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放样过程中,没有对主筋位置该因素考虑全面,导致钢筋布设及间距等条件设置不合理。在施工前未根据施工要求和设计图纸,对钢筋的尺寸进行明确规定。或者保护层垫块在布置过程中位置放置不合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钢筋出现错位。②梁柱节点箍筋设置不合理。对于梁柱节点位置来说,所布设的钢筋密集程度较高,且钢筋组成较为复杂,这种情况下在箍筋布设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箍筋数量不足或箍筋摆放不合理等问题。③接头不正确。当施工人员没有根据要求规范正确绘制施工图纸,以及未按相应的标准进行下料,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接头出现长度不达标、数量不合理、布设位置不正确等问题。
        1.2质量计划不明确及执行不到位
        质量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由项目管理层编制,旨在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依据。质量计划是施工管理的重要保证,对指导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部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计划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上,应根据要达到的外观平整度,应给对模板周转次数做出明确的限定。由于没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何时需要对模板进行维修,对于周转的模板应该达到的清理标准、甚至对于何时更换模板都未提出明确的要求。
        2解决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技术对策
        2.1钢筋工程
        钢筋错位问题:首先加大对钢筋放样的管理力度,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按相关规范要求,绘制钢筋放样图纸,正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施工要求开展相应的施工操作,合理布设保护层垫块,控制好其厚度和位置。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加强重视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钢筋不会因碰撞而发生移位,一旦移位需要及时进行校正。梁柱节点箍筋设置问题:施工人员应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如导筋—箍筋笼沉梁法,焊接核心区箍筋,让其成为箍筋笼。在核心区外围配备好相应的箍筋,并将其周围外皮上的导筋运用焊接工具进行焊接操作,同时按规范间距,对钢筋笼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将钢筋笼、梁钢筋两部分进行绑扎。在绑扎工序完成后,将梁钢筋、钢筋笼一同置入梁柱模板内,这样能够有效解决此类质量问题。接头问题:按要求施工,首先若是纵向受力筋接头应避免布设于跨中1/2范围内。

接头上部位置设置的负弯矩筋需要布设在跨中周围处,下部位置设置的主筋需要布设在支座处。其次若是基础底板,在进行钢筋接头施工时,应与纵向受力筋接头布设位置相反,上部钢筋布设于支座处,下部钢筋布设于跨中。
        2.2制定详细质量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完全当中,主要的组成内容就是质量计划,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的方针以及目标和达到的方式手段以及措施等文件就是质量计划。并且,质量计划是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以及实施的体现。该项目质量计划需要囊括材料送入施工现场当中对其进行质量检验、工序形成质量的检查、质量验收的控制和实验检验计划的编制等环节。以上内容为质量计划的控制要点,同时也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最多和最受关注的问题所在。
        2.3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房屋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材料采购以及调度问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需要结合具体施工进度,对材料的采购和进场,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要求,对材料进行保存。以此保证材料的质量能够不受到任何影响,高质量地应用在实际工程中。首先是在购买,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评估建筑材料的质量。购买材料时,买家需要首先考虑质量,然后考虑价格。我们认真区分不合格材料,并严格要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有必要仔细检查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在材料进场时,需要对材料的实际情况与图纸要求进行核对,并且对材料的各项基本信息进行明确,如材料的型号、规格以及品种等,考察是否与提交的文件内容相符。同时需要对质保证书进行检查,按照要求核对证书内容,并且及时地开展复检工作。最后,针对材料的保存也要给予充分重视,针对不同的原材料,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存。如水泥一类的材料要放在防潮、防水的地方进行专门保存,降低材料性质出现变化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材料领用过程中,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追踪,确保不会由于材料质量不佳,为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4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施工中,人员是施工的主体,施工团队将直接影响施工的效率、质量及施工结果。为了确保稳定的施工质量,必须从招募人员入手,并做好员工的综合管理。考虑到不同项目阶段的质量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工程知识以及认真、负责和严格的基本素质,根据该标准招聘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以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水平。施工前,应对员工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并对培训进行最终评估,以确保员工的专业水平符合施工现场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按规定执行管理制度,对特定人员进行具体工作分配,以确保责任到人。施工现场管理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和全面监控,以便及时掌握施工情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较长,所涉及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也相对较多,这种情况下在实际施工阶段极易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所以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明确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后通过完善技术管理机制等方式切实提高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万成.试论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J].居舍,2019(29):17.
        [2]袁建强.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25):174-175.
        [3]张煜晨.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智能城市,2019,5(14):122-123.
        [4]陈明维.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解析[J].居舍,2019(17):5.
        [5]金双宏,吴旭坤.探析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