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双涧溪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500
摘要: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在日常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责任主体不明、设施维修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利工程设施发挥作用。基于此,阐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运行管理
1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存环境、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在缺水的浅丘地带非常重要,是工农业生产与灌溉生活供水的脉络,为灌溉、生活、旅游、防洪、抗旱提供基础保障。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优化水利工程维护策略,充分利用好水资源,才能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浅丘农业提供坚强的助力,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效益得以有效发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常见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较其他工程具有较大的规模,对其运行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广、内容多,为保证水利功能效应的发挥必须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管理与养护。然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养护并未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加之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制度,无法充分发挥维护管理应有的作用,实际运行中水利工程风险概率不断增加。此外,因维护管理不善使得水利工程存在一些非肉眼可见、位置极为隐秘的安全隐患,相关探测工作必须借助仪器实现,而利用仪器又存在两个问题,即仪器操作人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仪器采购成本较高。由此以来,将大大增加小型管理单位的运营成本,实际可操作性较低,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无法有效的排除,给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2.2管理目标不明确
水利工程存在施工周期长、建设规模大等典型特征,周边环境受工程建设的影响显著,参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较多,所以树立明确的目标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并未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管理目标,尤其是在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管理方面仍存在管理条款冲突、协调性不足、管理机制松散等现象。同时,因业务管理能力较低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实行深入的检查、监督,也就无法确保工程质量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2.3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水平不高并存在运行管理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现象,并且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失职失责现象,如部分设施老化严重、缺乏及时检修,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甚至部分水利工程因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长期搁置、无法运行。综合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相关制度机制不完善之外,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现象,这导致部分工程管理模式不固定,无法实现职责分明。与此同时,大多数地区过多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忽视后期运行管理,主要表现在运行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效率低下,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有效措施
3. 1创新运行管理方式
4. 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是关键。首先是综合治理,干支渠优先,对较大流量的干支渠及管护范围内马道进行治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安装自动化分水闸和关键节点视频监控、危险渠道护栏;其次是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制定系统化、专业化、长效性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案;第三是加强各个团队的管理培训,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工程运行管理有直接影响。
在现实情况中,有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都存在管理理念与方法相对落后的情况,难以取得预期的运行管理效果,无法让水利工程保持高效运行的状态。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质量,需重点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行之有效。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调整原有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3.2注重前期勘察
水利工程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差异性,为保证工程运行年限和施工质量必须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技术、人员、资源等方面有关管理部门要做好准备,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工程开工前,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施工现场水文状况,同勘察人员深入了解现场情况,其原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例如,水利工程施工受活跃地下水或者地下溶洞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的存在增大了施工难度,若勘探人员未全面深入的勘测施工现场很容易引起安全问题。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会同勘探人员深入了解地下水流情况,这不仅能够降低施工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而且有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3.3 加强并完善水利工程日常检修及运行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作用能否长效发挥、能否实现可持续运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面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出现设施老化、年久失修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设施建设水平低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对水利工程设施日常检修及工程运行的日常监管,通过完善的管理程序进一步提升其运行管理水平,使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更上台阶。对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的日常监督考核,建立可持续运行的监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对现阶段我国正在运行的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整体评价,以为今后的设施管理维修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评价指标对现有工程设施运行情况建立相应的运行信息系统,以方便后期检修工作查阅和参考。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相应的监测技术设备和队伍建设,采用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对水利工程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能够及时对运行异常、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更换,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3.4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管理技能水平
为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适应不断发展的工程管理客观要求。鉴于现状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应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编写浅显易懂的培训教材和技术手册,从规范化管理操作、完善管理体系、遵守水利行业自律和市场规则的角度,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切实提升其管理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工程管理与服务意识,推行工程管理持证上岗制。对于新入职的管理人员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要发挥“穿、帮、带”的作用,帮助管理人员切实提升其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需要运行管理部门更新工作观念,创新运行管理工作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加大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保证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并且要合理利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经费,进而保证工程的运行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桂芳.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有机结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8):66.
[2]巨晨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588-2589.
[3]王桂芳.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25.
[4]游超.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1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