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森垚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领域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园林绿化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文章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
一.园林绿化工程特征
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不仅能美化市容,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施工是前期工作,养护管理是后续维护,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合理运用养护技术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园林绿化包含诸多的植被、花卉等,施工阶段需结合不同的绿植种类做好土壤营养成分、水分、蓬松度调整,以及制造相应的造型支撑等,而养护是一项持久性工作,不仅要做好灌溉、施肥、防病虫害等基本养护工作,还要定期进行除草、修剪等。目前而言,很多园林绿化工程都是建筑配套的附属性工程,常会依据建筑工程的规模、风格进行设计、施工与养护,具有很强的附属性。此外,园林绿化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紧密联系地形、园林广场等,并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工作。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
1.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之前,都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和确认,并且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利用到的材料规格、标准等也需要在图纸中详细标注出来,要求材料购买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购买,尽管这些材料都可以在材料市场进行购买,而且进货渠道也较多,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需要对其产品销售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了解,进而选择那些检查质量达标的材料。对于选购的材料,使用之前也需要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材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每一批采购的材料在入库保存之前,都需要将购买时间、购买渠道以及供应商详细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确定各方责任,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处理,并及时和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
2.施工安全的管理
所有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园林绿化施工工作也是如此,在正式开始园林绿化施工工序之前,需要编制专门的安全保障制度来对各项施工工作加以规范指导,并且对于施工的安全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促使各个层级工作人员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理念。
3.植被成活率的管理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需要牵涉到非常多的植被,而在各种外部条件、各种气候状况、不同季节的因素下所体现的形态特点存在差异性。植被无论是对土壤,还是对气候和季节等的要求比较高,倘若马虎大意,那么将可能导致植被的成活率低或死亡,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难度系数。移栽植被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主导工作,这对成活率的标准提升,在进行施工时能够结合相应的管理措施提升成活率。
4.工程整体质量的管理
牵涉专业工种多、施工较易分散、占地面积较大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显著特征。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难以管理,这就要求确保合理、按时地衔接每一片施工区域和施工方面,以使施工管理的严谨性标准提升。在确保工期的基础上应实施分段施工的策略,以及将围栏增加于施工过程中,在关键的车流路口,增加交警和专人疏散交通。在进行夜间施工的时候,务必布置指示灯,放置于显著的区域。在施工时,应实时清理在外散落的废料与土壤。除此之外,专业工作者需要掌握植被的土质、生长特点、栽植时节、造景等情况,科学组织施工工期,进而体现最大化的效益,确保施工整体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1.施工过程中贯彻养护工作施工与养护
与其说是两个方面,不如说是两个息息相关的过程。养护管理工作与施工同时进行,可以减轻日后养护工作量。比如在移栽植物时,应该注意在移栽过程中的养护工作,防止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出现损伤。上文有涉及到植物的排水工作,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的建设属于园林园艺的施工工作,后期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排水系统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好排水管道的维修和增设,为植物长期生长提供支撑。施工和养护两者结合是园林园艺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园林园艺建设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2.实施科学的灌溉养护工作
在苗木种植完成后,园林养护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而其中最为日常的一项工作便是浇水灌溉。园林施工内种植的苗木都需要有水的滋润,不同的植被需水量有所不同,在浇水灌溉的时候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当前生长状况,结合土壤情况来确定浇水方案。例如在进行针叶类植被浇水工作的时候,应当尽量控制水量,少浇水;在进行宽叶类植被浇水工作的时候,则需要多浇水,适当地增加浇水量和次数;若是植被种植的土壤环境较为湿润,那么要降低浇水量;若是在炎热的高温环境下,则需要根据植被自身的需水量来合理灌溉。
3.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问题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成活率,还会对整个景观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在植物移栽初期,植物抵抗力普遍较差时,最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如未能及时解决整个园林工程也将毁于一旦。病虫害治理应以预防为主,一旦遭遇了病虫害,应首先分析病虫害的原因,要积极制定具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例如园林虫害食叶虫主要包括蛾类和甲虫类;吸吮植物汁液主要的包括疥虫、螨虫、蚜虫;导致植物出现病害的主要疾病包括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以及炭疽病等。当前阶段可用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方法较多,比较常见的包括生物防制法、化学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不同的防治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需基于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如生物防治不会造成污染,成本较低防治时间较长,然而生物防治起效慢,不利于在病虫害严重的园林使用;物理防治对人力依赖性较强操作简单,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支撑;化学防治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使用,见效一般较快然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4.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
科学的植物修剪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美观性,还能够减少植物的消耗,为植物适应新环境创造良好条件。在进行植物修剪时,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要以之为依据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如不需要植物生长过高可及时去除其顶端优势,积极培养植物侧芽;若植物的生存能力较强、繁殖率较高,则可以采取裸根栽植,修剪时可以对之进行较大调整。但如果移栽的植物生存能力较弱、发芽能力较差,那么修剪应尽可能减少防止疏枝过度影响植物生长。
5.科学施肥
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条件就是阳光、肥料和水。肥料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缺的。根据园林植物的种类以及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施肥,肥料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植物健康生长。施肥时可以采用翻耕的方式将肥料埋入土壤中,让肥力慢慢地溶进土壤中,从而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有助于城市小气候的改善以及环境的美化。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抓住施工和养护技术要点,可以减少绿化景观的损伤、保持绿化植被的整洁、为植被提供充足水分、促进植被健康成长、降低杂草的危害,从而提升园林绿化整体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明通、程丽文浅析园林工程施工养护管理[J]南方农业.2019(09)
[2]陈金凤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
[3]孙在林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J]环球市场2017(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