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沙王渭河大桥养护管理站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公路建设事关国计民生,但只建设不养护就会导致公路使用寿命缩短,公路养护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公路养护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有助于环境保护。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概念以及特点,研究了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现阶段,我国交通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受施工技术、设备以及人力制约,投入使用之后的公路还存在一定问题,定期开展养护工作十分有必要。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更是一个繁杂的工作,在目前的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当属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公路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养护工作。
1.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概述
沥青路面养护的就地冷再生技术是指在自然环境的温度下,在路面原有材料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粗骨料以及细集料等,形成新的公路结构层,从而实现沥青路面再生和养护目的的技术。[1]这种方法一方面节约了大量修护材料,降低路面维护费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应用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要注意检测路面的碎石量和沥青含量,并进行一定的破碎工作,再将养护材料加入其中,最后实施搅拌和摊铺等工序。这项技术由于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在目前的公路养护中受到广泛好评,被大面积应用。
2.冷水再生技术特点
2.1效率高
路面冷再生技术具有效率高的特点,因为其操作简单,工艺不复杂,在一段道路进行施工时可以一次性完成铣刨、破碎、添加、搅拌和摊铺,相比原来的施工工艺,在工作程序上进行了精简,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能追求速度,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2]在道路建设改造中,使用就地冷再生技术,配备完整的器械,每天能够完成的工作量能达到 5000~ 8000m 2,实现了中国道路快速建设的新突破。对于人员的安排和工作也有极大的便利,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2.2质量好
这项技术虽然利用了旧路面留存的材料,但是,对于工程的质量仍然十分有保障。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根据原先道路的路面材料进行灵活的设计规划,选择不同配比的添加剂和水泥的稀释程度,合理调节适合的材料方案,不局限于单一的路面施工方法,保证了路面养护和改造的优良品质和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会形成一层优厚且均匀的黏接层,大大提高了养护后道路的使用寿命,保证道路的正常运行,同时,再生路面的性能和使用效果与新路面的如出一辙。
2.3成本低
冷再生路面最直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成本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大多来自对于原先沥青路面的挖掘,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材料采购,因此,一方面,节约了材料的采购成本,降低了材料费用的支出。另一方面,购买材料的减少同时,减少了材料的运输费用,避免其他的费用开销,同时,利用旧路面的材料减少了道路废弃物的堆放,可以减少或是不需要支出关于道路维修、改造过程中废弃物处理、运输的费用。因此,冷再生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极大地为施工单位减少了材料以及运输成本。
2.4 污染少
如果采用传统的道路改造、养护方法,将道路翻挖重修,这样一来,对于沥青路面的浪费非常大,材料费用的开支也随之增长,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许多新材料的运用到大量道路也会造成资源锐减和环境破坏。采用冷再生技术可以大大避免上述面临的问题。
对于旧材料的充分回收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大大减少了新材料在施工中的开发使用,同时,也不会因为旧材料的运输和储存产生废物处理和堆置的问题造成环境污染,是一项值得提倡的绿色技术。
3.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
3.1施工前准备
第一,裂缝检查。明确具体施工范围,经全面检查后确定裂缝病害的发生位置,记录起始和终止的具体地点,明确影响范围。第二;挖补处理。若部分路段存在龟裂、网裂等较为严重的病害,此时需通过挖补的方式处理,该过程中二灰基层施工材料的选择较为关键,冷补料或热料较为合适。第三,清理杂物。经上述流程后,原路面易产生杂物,为减小对就地冷再生施工效果的影响,需及时清理杂物,不可出现粉尘等堆积现象。第四,放样划线确定具体的宽度线,作为后续施工的控制基准。
3.2撒布水泥
结构技术准备工作完毕以后,下一步就是结构试验,试验前要充分了解乳化沥青的比例,根据其比例进行设计,将水泥涂层面积的比重计算好,对其进行分配处理,具体施工过程中,水泥分配可采取手动或者机械方式,均匀地将水泥撒布在旧路上,要严格控制水泥撒布时间和施工时长,一般情况下,水泥撒布完毕一小时内,方可使用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技术。
3.3旧路面的破碎及拌和
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控制要点较多,例如摊铺速度、碾压速度等。以施工所用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参考,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合适的用水量。施工人员需密切关注现场情况,例如破碎程度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再生的厚度是否达标等。
3.4摊铺
摊铺作业需遵循连续性、平稳性的基本原则,保证各处平整度一致。摊铺机速度需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状况下以2m/min~5m/min较为合适,且不可出现快速提速或急刹车的情况。[3]摊铺期间需密切关注再生厚度,若旧路存在病害,摊铺时易导致局部路段厚度不均匀。对于该问题,需利用再生机电脑系统及时控制,保证出料数量的合理性;若因特殊情况需调整摊铺厚度时,应加强对横坡的控制,不可发生局部路面积水的现象。
3.5公路养护碾压
碾压作业设备以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为主,需提前组织碾压试验,并确定合适的碾压工艺,确保压实处理后的再生层各项质量指标均可满足要求。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依次完成,各段长度以40m为宜。初压:设备以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较为合适,持续碾压2遍~3遍,相比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实测值需略高1%~2%,若期间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可通过洒水方式处理。复压:设备以胶轮压路机较为合适,需综合考虑混合料性能、现场作业环境等因素,由此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通常需达到3遍~6遍。终压:设备以钢轮压路机为宜,需持续碾压1遍~2遍,目的是全面清除碾压轮迹,并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通常以静压的方式为宜,若振动过程中路面结构可始终维持稳定状态,可采取振动模式。
4.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升路面使用性能大有裨益,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其优势,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在实践中促进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发展。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应用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施工前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做好清理,施工时要注重材料配比和摊铺,施工进入后期阶段要注重路面压实,要严格把控每个施工阶段,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使得工程能够高质量完工。
参考文献:
[1]李巧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8):95-96.
[2]赵春博.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16):34-35.
[3]武晓栋.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9(5):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