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品格 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 李 梅
[导读] 在中华民族全面走向复兴,教育面向现代化

        李 梅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湖北  430200  
        摘要:在中华民族全面走向复兴,教育面向现代化,以及教育理念和环境日益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下,在青少年的学校教育阶段(小学,中学,大学)开展品格教育,无疑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开展品格教育,简言之,就是在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通过探索教育方式和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特征和品质,从而对学生的成才和终身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持。
        一、无价的自尊
        自尊,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基础。什么是自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尊首先是一种与自我价值相关的评价和体验,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从两三岁开始,儿童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欢的活动,如"我是个男孩""我两岁半了"等等;到了三四岁时,儿童能够评价自己,并从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于是出现了自尊的萌芽,如"我长得漂亮""我是个懂事的孩子"等等。我们若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与之相应,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其中,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如"我是个中学生",而自尊则在这种描述的基础上还带有评价和情绪情感色彩,如"我是个优秀的中学生"。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总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尊意识,特别是对于心理认知能力较脆弱的青少年来说,要像精心呵护幼苗成长一样呵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采用良性暗示的方法,任何不经意的打击漠视都会伤害一颗幼小的心灵,从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这就要全面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自尊和尊重别人的意识,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愉快的接纳自己和他人,自尊并尊重他人。
        案例:道法课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夸夸自己,写出自己身上的10个优点。10分钟过去了,小明一条也写不出来。他说:“我没有优点。我上课爱随便讲话,课外不爱做作业,爱与人打架,常迟到……。我真的觉得自己一个优点也没有”。我说:“小明,对你的缺点,我们来一番改造,你就拥有很多优点了”。我帮他制定了下列改造方案
        现   有   缺   点            改     造      方     案              将 拥 有 的 优 点
        在课堂上爱随便说话            在重要场合,我很会说话            机智、大方、口才好
        课外不爱做作业            课堂上听课效率高,课间或自习课
        已经完成作业            会利用时间,听课效率
        很高
        爱 与 人 打 架            同学之间出现冲突,我不仅挺身而
        出,而且会采用恰当的方法            很有正义感,能主持公
        道
        经  常  迟  到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化为优点,这非常有利于青少年成长。事实证明,小明后来的进步非常明显,中考时被华师一附中正式录取。
           上述事例表明发挥自尊心的积极作用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荣光。但是自尊心过强有时会使人自我陶醉,固执己见,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情等,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正常成长。如人们信奉的“家丑不可外扬”、“切莫班门弄斧”、“枪打出头鸟”等处世哲学 ,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和防止的 。
         二、自信,给生活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表现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进取精神和冷静的态度,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或自信心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每个人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和内在自我的的核心部分。它包括自我感受、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三部分。自信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自信的反面是自卑,实践证明,自信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自信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超越常人的一致和信心,能够正确面对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并很快从沮丧和灰心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重新调整自我,不断走向成功!
        如何培养自信,从教学实践看,
        一、真诚地赞扬。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有一点可取的进步,我就及时夸奖,而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或者什么地方做的不对的时候,也不挖苦讽刺、批评责怪,如果经常说“你真笨!”“?你什么也干不好!”之类的言语,则会使孩子神情沮丧,损伤了他的感情,使其不知所措,难以认可自己。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对孩子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行!”这类鼓励的话。?
?    二、中肯地分析。通过耐心细致又合情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兴许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行,但你完全可能在另一些方面比他行,即看到自己的长处。对某些学科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我明确地向他指明,你在画画或想象力方面可以超过别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每片树叶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  三、榜样参照法。即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有缺点错误,伟人名人也不例外,如爱因斯坦3岁才开口说话,爱迪生曾做过自己抱窝孵蛋的蠢事等,而伟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不断超越自我,最后才取得骄人成绩。用榜样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我也行,并不比别人差”的想法,这样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与自信有关连的用语是“自负”、“自以为是”等,“自负”或者“自以为是”实质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是夸张的自己或者是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质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案例: 某班同学小龙找到我说:“不知为什么,别的男同学脸上都干干净净的,只有我的腮边长满了黑胡子。有的同学还给我起‘猩猩’的外号,多难听啊!为了除掉这些胡子,我不知想了多少办法,但都没有什么效果。为了这事,我不知和同学打了多少次架,甚至也有了辍学的念头,我别提多痛苦了……”。说完就垂下了头。
        经过分析,我告诉他:“一个能干事业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着眼,心胸要开阔,在小事上不必过分计较;胡子多,是因为遗传的原因。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要把握自己的未来。你看,老师的头发不也是很少吗?但这并不影响老师的生活和工作,因为老师坚信,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比他的外表美更重要”……。以后的小龙很少再被脸上胡子所困扰,一心扑在学习上,考上了重点高中。
        三、自立,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这个是周易中的千古名句。自立是什么?自立就是努力向上,奋发进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不懈追求。自立者,精神可贵,是依靠自己的奋斗而非是父辈的提携。对于中学生来说,自立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首先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而不是过度依赖老师或家长的心理素质。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上、
        生活上、心理上和思想品德上自立。
        我们经常听说,“这个孩子(学生)依赖性太强”,“这个孩子(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太差”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这些评价无一例外的反映了自立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依赖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很难想象,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会有什么自信和勇气:也很难想象一个连自理意识都没有的人,会对家庭、他人、社会有什么责任感,也很难把事情做好,对社会做出贡献;
        2、依赖使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缺乏生活的责任感,容易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仅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依赖影响学业。依赖心很强的学生,上课不认真,作业抄袭他人,缺乏进取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热情,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4、依赖使人懒惰。依赖观念是人生斗志的腐蚀剂。清朝八旗子弟就是因为感到有皇帝国戚之势可依。有公子王孙之位可待,耽于寄生生活,而无一寸之用;最终“髀股肉生”、“奢靡纨垮之气盛行”,而国衰势危。
        案例:老年的洛克非勒带小儿子度假,在海边,儿子站在岩石上往下跳,洛克非勒则在下面接着。等站到最高的岩石上,儿子纵身一跳,洛克非勒却故意躲了不接。儿子爬起来质问他,洛克非勒说:“孩子,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我在内,一切只能靠自己。”为了培养聪明、勤勉、坚强的下一代,美国家长的做法常常是:“尽可能藏起一半爱”。这一做法就是出自洛克菲勒家族的经验。在若干年之后,从桌子上摔到地上的小洛克菲勒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他有一辆漂亮的劳斯来斯小汽车,每逢节假日,他常常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每天上班,小洛克菲勒总是一人驾车独往,决不让10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儿子的气管炎犯了,走路也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不行!”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答。儿子只好背着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学校走去。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准备过天桥时,他看见父亲在天桥下等他。父亲见了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绢擦去自己脸上的泪痕。然后,他接过儿子手中的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级台阶。洛克菲勒家族这种特殊的育儿方式,不是丢失一半爱,而是爱得更深沉,尤其是培养了孩子自立自主能力。这样保证了旺盛的家族里不出败家子,也保证了洛克非勒家族经历了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打破了富豪家族一般经数十年、一二百年就衰落的历史。
        
        四、自强:迎接挑战,走向成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受磨难而更强,豪迈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学生的成长来看,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一步是都需要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一个自强的人应当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既尊重他人,又不屈服于外在压力的人。同样,一个自强的学生应当是在种种困难面前不言服输,出了问题不怨天尤人的人。教师和家长应通过让孩子自己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使他们感觉到,在困难面前软弱和依赖是没有用的,要想真正地解决主要靠自己。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人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困难强大,而是自己软弱。因此,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案例;在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双目失明、严重弱听、手指触感缺陷。面对困境,父母和老师都无可奈何,可是曾芷君却没有放弃自己,她认为自己必须要接受现实,如果逃避,这个困难就会跟着她一生。于是,她不停地摸索和努力,在“三感不全”的成长历程中,以双唇代替双手,唇读凸感盲文进行学习,最终取得了3科5++,2科5+的优秀成绩,这个成绩在香港高考中相当于“状元分”,而曾芷君也如愿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她,就象一只负重的蜗牛,怀揣理想,穿越风雨,从无望中走出希望,从阴霾中见到阳光。
        我们感动,因为她永不言败的品格。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面对苦难,曾芷君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直面困难,战胜困难。苦难的磨炼使他更加成熟,多桀的命运使她更加坚强。
        我们感动,因为她自立自强的精神。
        总结:为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为人师长应多一分理解、支持、关爱和体贴,争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心理护士,用正确的方法和诚恳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帮助中学生顺利完成“心理断乳”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帮助学生走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最终走向成功,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 夏凌翔,黄希庭.??心理科学.?2009(04)
        [2]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基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结果[J]. 夏凌翔,黄希庭,王登峰.??心理科学.2008(05)
        [3]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 夏凌翔,黄希庭.??心理学报.?200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