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李春波
[导读] 在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与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李春波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
        摘要:在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与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给与他们更为宽广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探究分析,并综合运用各个生物现象,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备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以及全面的关照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学习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氛围中接受文化。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初步成效。笔者认为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在学生面前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师生关系中要充满教师的智慧,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上课前应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作业等方面下足功夫。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定三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分层次设计作业,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备课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课标,活化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生物学习自主力。
?? 翻转课堂的翻转性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教学主体的翻转,即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小教师”,给与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第二,教学实践翻转,即让学生先学习,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第三,教学空间的翻转,即学生在课下学习,教师在课上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本文主要运用教学主体的翻转,并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在讲授《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在课下的学习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在课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分享,在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力。教师设置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应的措施有哪些?(2)生物的多样性概念是什么?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你们可以从自身生活中举例,或是通过网络、课本等多种方式,诠释上述内容。

”在再次上课后,教师进行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说:“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基因的多样性;生活多样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潜在价值;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异地保护以及现代生物技术。”
四、巧用生活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度。
                ? 在讲授《细胞生活的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度,教师创设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开课后,教师对学生说:“在2004年,全国各地发生‘劣质奶粉’事件,产生的副作用是很多食用此种奶粉的婴儿成了大头娃娃。你们可以运用本节授课内容,诠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与此同时,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在本节问题讲授结束后,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如,渗透压、酸碱度以及温度等等!”稍作沉默后,学生回答说:“在劣质奶粉中,由于蛋白物质缺乏,从而造成血浆胶体的渗透压效果差,组织液的水量增多,并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中,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水肿,进而造成婴儿的头部较大。”
五、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灵活性。
    本文中的小组合作教学是指教师给与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相关的生物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在讲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膝跳反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并结合课本内容,探究产生膝跳反射的根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膝跳反射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洛的回答。他说:“整个膝跳反射一共经过五个器官,先是感受器,比如,感觉神经末梢,在经过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最后是经过效应器,即神经末梢及支配的腿部肌肉,从而产生最终的效果。”
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如果说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益的因素,教学评价则是对前一阶段的教学总结。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选择恰当的语言或动作,切忌夸大,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体验学生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与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给与他们更为宽广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探究分析,并综合运用各个生物现象,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 [1]贾晶.关于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J].才智.2016(24)
                ? [2]袁晓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甘肃教育.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