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晓红
[导读] 摘要:道路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同时关系到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中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道路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同时关系到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大规模建设,结构更加复杂,断面与长度不断增加。隧道在运营期间与使用功能安全性方面有着更高标准,因此,隧道在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应当更加严格,技术水平也需更高。然而,隧道工程施工存在作业空间有限、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隐蔽性强等特点,增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力度,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道路工程施工中,隧道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建设施工有着难度高、环境复杂、工艺复杂等特点。受复杂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关系到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1隧道施工特点
        1.施工环境复杂,大多的隧道施工环境都较为复杂,因此各项工作均需在地下完成,且施工空间较小。所以,各类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都会受到空间的限制,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各类安全问题。另外,和普通公路工程施工相比,隧道工程需要应用的工序和施工技术较多,同时各工序之间具有较大的联系,任意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造成影响,这就对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施工风险高,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工程,隧道内部施工的光线都需要电能供应。和正常光相比,电光亮度普遍不足,再加上很容易产生阴影,这严重影响隧道内的可见度,导致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不能准确地判断各类突发状况,从而增大了隧道工程施工风险。
        2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
        2.1强化材料设备管理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工程材料质量对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隐患排查的重点之一,在于做好材料管理。针对工程材料的管理,一是需要加强材料采购过程的监管,要求材料供应商具有相关资质,确保送至现场的工程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二是要对现场工程材料进行抽检,保证投入到实际施工中的材料符合质量安全要求。并根据不同的工程材料,在现场划定合适的区域进行堆放管理,避免不合理的管理方法导致材料变质。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需要使用各种类型的施工设备,设备使用安全及用电安全尤为重要。针对设备的隐患排查,一方面需要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做好各类设备的使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避免不规范的操作而威胁施工安全。另一方面,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维护保养机制,确保所有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况,减少设备事故隐患的发生。
        2.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隧道施工时需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中,需针对材料质量进行管理,避免施工现场中存在不合格材料。施工机械设备选择时,需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开展,特别是喷射机,以设计参数为参考依据严格选择,确保混凝土在施工时能够均匀、连续喷射混凝土。其次,科学方法进行混凝土喷射。当前,混凝土喷射模式包括潮喷与湿喷,湿喷技术在支护性、黏结性方面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大力支护要求围岩中更加适用。潮喷技术对于施工条件具有较低要求。实际施工过程中,依据现场施工条件与施工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喷射技术。其三,混凝土喷射工作在开展之前,需对开挖断面进行清理,确保喷射工作在标准中进行,另外还可保障振捣工作、混凝土浇筑工作连续性,有效预防出现施工裂缝。混凝土喷射施工时还应当合理选择钢模板,重点关注平整度,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确保表面无空洞、气泡,若支撑刚度缺乏或者变形时,不仅需增加支撑丝杠,还应当促使台车的支撑力度不断增强,提高施工质量,保障隧道工程质量。


        2.3铺装层脱落处理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明确铺装层整体的厚度,在铺装层施工过程中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避免出现铺装层断裂的问题。在铺装层施工时需要采用防水的施工材料,隧道内部的水分含量较大,若不做好防水处理措施,会导致铺装层被腐蚀,进而出现质量问题,提升铺装层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铺装层的质量会受施工地理位置的影响,铺装层的施工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最佳的铺装层施工设计方案,可有效应对铺装层脱落问题。
        2.4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首先,在施工之前,要对隔墙基础的挖掘工作高度重视,并且,技术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来制作隔墙钢筋,在钢筋工作绑扎钢筋时做好监督,同时将预埋件的防止位置进行控制,要对预埋件左右洞接头处钢板的位置要高度重视,保证预埋件要放置在合理的位置。进行衬砌之前,要对排水管道的铺设情况进行主动检查,特别对于纵向排水管道和环形排水盲管,要保证管道合理铺设,促进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在衬砌之前,在模板的选择上要重视,主要使用的是大块模板,同时每一次的模板都要设定在9米的长度,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来调整模板的结构,保证模板设立合理。在对模板进行加固时,施工现场一般都是使用外拉内顶的方法来施工,可以使得模板安置的工作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保证。第三,在支护顶部和中导洞窑时,接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密封完好,技术人员要对接触部位的密封性重点关注,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最后,在实行左右洞的二次衬砌施工之前,要先检测排水盲沟的铺设部位,同时要将初期支护工作中的遗留问题处理好,要将以上部分处理好,才能在后期中顺利施工。
        2.5防水技术与排水技术
        隧道施工现场大多地质条件较差、环境较为复杂,极容易受到周围水系的影响导致内壁泄露,如果未及时发现和处理这类问题,就会演变为洞体塌方类问题,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隧道施工前必须设计好防水、排水施工流程,根据隧道内壁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公路隧道的防水排水措施,为隧道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的同时保证施工人员施工安全。应用防排水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妥善处理好洞顶附近存在池沼、水田等情况;2.开沟疏导封闭积水洼地,避免积水问题的发生;3.为了阻止地表水流入洞内,在洞口位置设置横向截水设施;4.借助管路和不透水的沟槽向隧道范围外排除施工废水;5.先开挖每段的下坡终点将水能流入坑中,再通过水泵把水抽到下段水沟使其流进下一个集水坑,通过逐段行进排水到洞外;6.针对长度较短的隧道,从开挖面周围开挖集水井,分次将水运输到洞外。
        2.6洞门与明洞质量控制
        明洞在施工时应当依照设计要求进行固地层加固,随后,分层开挖坡体,实施支护措施。隧道开挖时,需具有固定的侧壁基础,掩埋深度、基础宽度均需符合设计要求,开挖以后应当尽快建设隧道洞门端墙。挡翼墙与端墙的基础需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承载力,使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对承载力进行检测,必要时需实施静荷试验检测。若挡翼墙与端墙产所处地基软硬不均匀,或者处于基础不平坦之处时,依照设计要求实施处理,在墙分界处增设沉降线。
        结语
        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复杂且繁琐,需不断探索与总结。在施工前准备、施工中,均需认真考虑技术管理,管理人员以严格态度面对工作,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质量管理责任制,依照隧道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文学.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7):248.
        [2]杨永波.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2302.
        [3]于洋.铁路桥梁工程路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及其关键工序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