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水彩画构造中学美术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曲荟敏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知识技能。
        曲荟敏
        中部新城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知识技能。通过水彩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术课堂高质高量完成。
        关键词:水彩画;审美活动;高效课堂;人文价值;创意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达成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 要有学生立场, 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看到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
一、水彩画完成有目标的课堂
中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 开发学生的潜能, 普及美术入门、欣赏、创造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此基础上培养特长学生。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激发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
        首先要了解水彩画的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知悉水彩画是用大量的水和透明颜料在水彩纸上进行绘画的,水与色彩的透明感是它的特点。水彩画讲究用水,调配得当可以在纸上形成透明且爽朗的艺术特色,给人一种特别整洁纯净的美感,同时也要注意水用多了,画面水迹太多,颜色游移,得不到所需要的形体和颜色,反之则没有润泽与透明,使得颜色脏而干。水在水彩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懈的练习与结合驾轻就熟的笔法才能逐渐掌握与适应。
        在造型表现方面,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 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 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 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 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设计应用方面,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 利用材料的特性, 进行创意和设计, 美化生活, 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在欣赏评述方面,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 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尊重人类文化遗产, 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在综合探索方面,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 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 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二、水彩画创设有情境的课堂
        情感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为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课陶冶学生情操的功能, 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 使学生产生兴趣, 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 尝试每一次创作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美术源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教师要增强生活与教材整合的意识,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和感知, 通过美术课堂的情景生活化,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知, 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如讲解色彩知识, 在喜庆的场合, 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致失礼。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共鸣, 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 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水彩画技能完成有体验的课堂
         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应用水彩画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 去感知去体验。学生通过实际体验, 感知造型, 逐渐学会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身体的感知。可以通过水彩画临摹感受名画。
        运用水彩画的技法与特殊技法。美术课堂教学是审美的过程, 要让学生从多方面体验和感知,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彩画技能。比如:干画法、湿画法的不同运用与不同效果。干画法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以多层叠加,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湿画法顾名思义是在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着色的方法,也就是在画第一遍色未干时再画另外一种不同的颜色,两种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美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干画法与湿画法的结合上,指导学生干画法与湿画法要恰到好处,胸有整体,并从局部画起,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精力集中,掌控水与时间变得容易,两种画法并用合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能降到最低。画出的效果爽朗流畅,运用自如,就能于对比手法中出现丰富生动的效果。
四、有创意的课堂
这个时候学生需要大胆用笔去画,用色彩展现。
大胆实践,张扬个性,培养审美、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尝试用一些特殊技法绘画一些肌理。如:酒精、盐、松节油、菜汤的喷溅,塑料包装物的肌理,有规律的印章刻印法,用蛋清或蛋黄调色加厚处理,利用丙烯和树胶调色,等等。有创意的课堂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将学习空间拓展到课外,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始动笔时一些学生胆小,怕弄脏画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典型示范,尽量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绘画。例如用松节油、菜汤喷溅在纸上,一开始在白纸上喷溅或在画过颜色的纸上喷溅,再用水彩颜料覆盖,画面出现排斥第二层颜色的斑点露出第一层的颜色,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丰富的颜色对比和所需要的肌理。美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学习美术技能、发展审美能力必须在实践运用中落实。通过水彩画学习,指导学生用特殊技法作画,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开拓题材,生活中废旧材料的利用使得生活和学习水乳交融,使学生更容易发现美,强化创造美的意识。材料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独特的特点。使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会使得作品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与美感。要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水彩画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水彩画创作,在水彩画创作中全面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用水彩画构造高效的美术课堂应是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 搞好师生双边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水彩画的美术教育中去捕获美、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苗丽丽.如何构建高效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21) .
[2]孙月海.新课改下中学美术教学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