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翠
沂源县历山中学 山东淄博 256100
摘要:初中美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进而才可以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优化教学对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初中美术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个性化教育;运用
引言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因为美术教育不但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让学生用一双识别美的眼睛去看世界。因此,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培养中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他们对美的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树立美好的艺术形象也成为当前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初中美术教学运用个性化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教学,但仍旧有绝大数教师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只是过多注重美术专业性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绝大数时间放在学生专业知识、绘画技巧等方面,却忽视学生绘画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单一接受知识的传递,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也存在教师讲台卖力讲解,学生讲台下兴趣不高的情况,学生对于知识往往不能够完全理解,自由活动相对少。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遏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绝大数教师认为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设置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甚至有些教师认为美术与学生学习成绩关系不密切,不学习也可以。这些想法显然是错误。此外,在对学生作品评价过程中,也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意见评价,不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不与家长沟通,存在严重的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这些均会对学生创新能力、价值观等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个性化教学运用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来定制学习内容
根据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还有在学习兴趣方面都有许多的不同,这就导致了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都不相同。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的注意和仔细的分析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学习能力的情况,并且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不同,制定出一个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接受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这样就可以将个性化教学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分成不同的难度,例如高等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以及基础难度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特点,给这三个层次的不同学生分配学习任务,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教育地位,强化教学目标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采用多元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探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方案,然后将教学内容与个性化方案相融合,杜绝纯理论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采用有趣的方式调动课堂气氛,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教育更多的是以老师为教育主体,现代教育更尊重学生的教育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方案调整,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游戏教学中掌握知识要点。
当代初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因此初中美术的教学也要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给学生更好的艺术体验,也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互动。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鉴赏,以此丰富学生的艺术眼界,然后针对某一年代的绘画让学生进行模仿,例如“我国的历代飞禽美术”的发展变化,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和模仿,并总结飞禽类绘画的变迁过程和利时,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仿绘。
(三)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优点
每一位初中学生沉浸在自我的想象力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舒服、习惯的方式。就以用色为例,有一些学生偏爱暖色,而还有一些学生偏爱使用冷色。美术这一门学科相比其他的学科不相同的就是他可以将自己的创造力充分的运用出来,每一个人的偏爱和兴趣都不相同,在艺术领域的创作往往就需要的是这一个人的个性方面的发挥。想要创造出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完美的美术作品,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进行激发,学习美术的方式多之又多,教师在进行课上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进行日常的练习,挖掘自己的内心。就像在教授《校园的春天》这一课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个性化教学充分的融入课堂,不仅仅可以通过绘画这样的方式来让同学发现校园的美丽之处,也可以尝试着通过一些其他的学生擅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完成,就例如拍视频或者摄影、捏橡皮泥模型的方式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这只需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可以。而绘画也有多种选择,例如国画、素描、油彩等等,多种方式供学生们来选择。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以及鼓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以及个性,找到自己的发光点,以此为出发点来创作出属于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美术这方面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还充分的激发出了学生对于创作的热情。
(四)强化学生艺术感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正规的教育途径自我感知艺术和创作艺术,因此美术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美术老师只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加深对于名家作品的绘画技巧运用指导,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的魅力,同时在户外写生中老师也要有意识的增加不同光线角度的教学变化,让学生体会不同理念对于作品的影响。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审美思维能力并不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脑海中的一种主观意识,老师需要带领学生更多的感受美术世界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循序渐进中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以此达到和完成自我的艺术思维培养,并通过多方位的练习让技巧与美术思维相结合,实现美术能力的全面性提升。
结束语
在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要能够将美术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培养中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认知能力。将美术课堂与社会、自然充分融合,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情境中,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乔成宗.初中美术教育中个性化教育的运用[J].家长,2020(35):149-150.
[2]刘帅.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9):108+110.
[3]罗春林.加强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参花(下),2020(07):106.
[4]陈步文.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1):128-129.
[5]寇晓红.个性化教育方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