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钱沥泉
[导读]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育课程中
        钱沥泉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有助于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深入开展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随着高中政治课程的不断改革,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积极响应改革的要求,同时是帮助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
        关键字:高中政治教学;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意义
        前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核心的思想与内涵影响着一代代人的价值观形成。高中政治课作为思想培养的理论课程,应当结合现代美德教育,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加顺利的传承。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政治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含义,和当今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最后提出关于如何高效的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政治课堂的方式。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政治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一、在高中政治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载体
高中政治课堂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高中政治课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民族精神与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样重要。同时政治课程中的素质教育中所包含的道理,可以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设计教学方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同时,教育场所尤其是政治课堂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积极合理的运用政治为学生在教学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基础
现代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把握未来社会运转的重要人群,因此在政治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只有学生的思想是积极正确,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才能在未来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兴盛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为学生的三观树立提供优良保障
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三观的培养,例如爱国精神、孝道精神、自立自强的精神,这些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情况与人生发展的目标,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学生在未来人生路途中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就。
二、高中政治课程渗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从古至今,贯穿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了“忠君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积极性,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崇高理想。
2.孝道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百善孝为先”。作为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同时应当将孝顺的品质与现代美德教育结合,尊重师长,孝顺父母。同时要杜绝不良风气的蔓延,例如对父母不尊重,在工作后依然依靠父母养育等行为,这些行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的亵渎。

孝道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感恩意识与责任感,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作为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作为社会独立个体必须具备的品质。诚信教育如果不能落实到位,学生在未来将走上社会,面对复杂且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学生一旦没有保持清醒的诚信意识,则有可能做出违法行为,使得学生丧失最初的信念,严重者在今后的生活与职业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限制,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艰难。
4.自强教育
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和纪律的四有青年,在成为四有青年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自立自强,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自强不息与努力拼搏的精神,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品质。在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立自强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已经被诠释的非常清楚,例如: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在当今时代,学生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要通过努力的奋斗,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想结合。将自己的特长与国家社会需要相融合。只有树立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高中政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1.把握政治课堂时间
高中的政治课程的内容之一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于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不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同时要结合相关举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传统文化与政治课堂的关系。其次需要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将日常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联系,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运用。以此使得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课堂的教学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切实有效的感受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标准。同时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留下更为全面的感受。例如在孝道的专题中,通过课堂讲述的效果有限,可以在课内外开展相关活动,在课内进行故事会,讲述学生本人遵循孝道的事情,在课外可以开展为家人做一顿饭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孝道的理解,为学生今后的家庭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借助网络力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的改革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信息极为发达的环境中,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思想教育网站来向学生介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想政治的关系。在相关网站的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网站的特色、正规性。同时可以积极联系网站负责人,创新开拓网站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与见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播放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积极性的驱使下,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的顺畅。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程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政治教育中顺利渗透,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拓展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为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的高水准提供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超然.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的渗透[J].文化产业,2021(03):145-146.
[2]唐登梅.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J].学苑教育,2020(16):70.
[3]郝海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20(11):230-231.
[4]王纺娟.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J].科幻画报,2019(1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