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山
黑龙江省肇州县实验高中 166400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容易走向“一刀切”的尴尬境地。通过逆向教学设计的引入,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以始为终进行教学设计,能够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最终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活动
逆向教学设计,主要强调的是“以终为始”教学设计,从结果出发,提供达到预期结果的一些证据,根据证据规划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高中地理教学,虽然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情况,而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地理测试成绩,这些都造成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地理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这一情况。
一、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一)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高中地理教学,以往都是注重知识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并且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进行满堂灌式的讲解,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每次地理的考试成绩。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指向目标性的、以终点作为教学始点的教学设计,因此,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教学过程注重讲授法,重点在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不足。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对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评价工具的选择与设计,通过全方面组织教学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讨,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高中地理逆向教学设计的实践
(一)前期准备
1、分析理解新课程标准
逆向教学设计是以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始点,因此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就十分重要。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实施。
2、分析学习内容
确定好目标之后,分析学习内容,对选用教材的版本,讲授的章节内容,需要多少课时都需要进行明确,从而能够对逆向教学设计有宏观把握。对教材内容和编排进行宏观把握,对章节内容进行分析。
3、学情分析
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基础知识水平情况,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影响着后续教学的开展与知识的掌握。同样,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风格有所了解,是否能够用合作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是学生本身就比较活跃,无需更多的手段就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师从新课程规定的目标入手,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树立什么样的思想价值观等。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开展逆向设计的起点,才能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提供基础。以《水循环和洋流》一节课为例,需要学生掌握水循环和洋流的知识,并且树立起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树立起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规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把握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中的《水循环和洋流》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中第二章的第四节内容,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的编排,需要学生对我们生存的地球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基本自然地理知识和规律。《水循环和洋流》这节内容主要讲解水循环的概念、类型以及水循环的环节和意义;洋流的分布以及影响。通过这节课的讲解,让学生树立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合理利用教学时间
以《水循环和洋流》为例,这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在第一课时讲解;洋流的分布和影响在第二课时中讲解。通过两个课时的讲解,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球上的水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为后续的洋流等内容的学习起到基础作用。
(四)制定具体目标
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目标之后,逆向教学设计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细化,首先,要学生能够回顾水循环的过程。通过水循环的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达到运用的目的,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其次,学生在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的知识后,能够通过地理图标中提取地理信息,能够分析信息。最后,学生通过《水循环和洋流》的学习,能够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梳理环境保护的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五)优化评价材料
教师要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设计与优化教学评价材料。比如课上教学,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如: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是哪里?如何流进大海?大海会停止流动么?通过问题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结束部分,学生是否能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够对水循环的环节、类型、意义等进行掌握。
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地理原理,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和能力。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敏.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逆向教学设计—— 以高中地理“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