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谭劲松
[导读] “课程思政”是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教学教育过程始终,
        谭劲松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45000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教学教育过程始终,以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体系。如今我国的教育着重点在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中职这一教育阶段,“课程思政”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种类型的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书育人的新格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充分依托英语学科的优势,结合其特点,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外        语知识的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统一起来,实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同时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达到德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双重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探究“课程思政”教育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英语教学;改革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课程在公共课程中作为一门必修课,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核心内容偏向于精神和素质体系,对于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中职院校的        人才培养中,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培养一个学生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基础课程的英语课程具有重要作用。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学时长且跨度广,而且相较于其他课程,英语课程更具有思想性,这与思政课程的理论性和思想性不谋而合,两者能更好地融合。因此要把思政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推进“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改革,让思政理念渗透到中职英语教学中去,真正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在当今社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我国        养技术型人才的基地,英语教育对于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职教育中,英语作为必修性专业学科,学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展开培养计划,教育重点为职业教育的层面,着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社交水平,以培养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的教学在课程中是“两张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困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英语教师未重视思政教育,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专业知识的教授做到有机结合,并且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打消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考试重点,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英语学科和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同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但许多中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授课是割裂开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只传授思政相关知识,而专业学科课堂上只传授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如此一来,割裂了思政教育和其他各个学科间的联系,不能达到协同教育的目标。因此,“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思政教育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加强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接受到专业知识与道德素质的双重教育,并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大使命,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中是当代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中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因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发掘思政教育资源,发挥英语学科的优势,将思政教育融合到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增加思政教育课题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更多思政相关的教育课题,将思政教育列入到教育计划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的方方面面。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中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思政教育的要义,如此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起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
(二)发现思政教育元素
        中职英语的教材设计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既能涵盖系统的英语知识,又考虑到文字内涵,以此实现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仅以专业语言知识的教授为目标,应该从语言素材中蕴含的显性或隐性的深刻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如在教材中,若有“购物”版块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摒弃极端享乐主义,从而建立良好的价值体系;而“社交礼仪”版块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社交场合的社交礼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工作”版块学习中,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
(三)深化思政教育功能
        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可忽视。英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课外活动,成为课外活动的主体,并在课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采取新颖有趣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理解到思政教育的精髓,净化思想,提高综合素质。应利用好第二课堂的学习,如在英语社团的英语比赛中加强思政教育,选定正能量的演讲题目或英语书法比赛,抄写英文版的习近平讲话,使英语课堂和第二课堂同向同行,充分发挥两者联动协同作用。还可利用网络新兴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发布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推送文章。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素质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是能够达到英语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学习双重目标的教学方法。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对于中职院校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来说意义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思政教育就是将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进行了强化,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更要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肩负起思政教育重大责任。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思政教育课题,努力发掘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利用好第二课堂,深化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从而让思政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实现思政育人和英语教学的双重目标。中职院校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从而将学生真正培养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史慧.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知识文库,2021(05):128-129.
[2]刘微.论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2):55-57.
[3]余晓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校园英语,2020(04):48.
[4]王振庆.“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2):82-83.
[5]彭宣红,王楚怡,童丽玲,任朗颖.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06):52-55.
作者简介;谭劲松(1973.2-),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大学本科,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学教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