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情感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王媛
[导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过程

        资阳市雁江区明德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更兼有丰富的情感活动对学习知识的趣味性,价值性信息的筛选和吸取过程。一个受到情感激励时的学生比平常的认知水平要成倍数增长。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对数学的自信心不足,反应了数学教育中严重的情感缺失,教师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接受“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认识到调动学生积极、愉悦的情绪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之一的情绪控制如何与生理机制,以及其它心理机制一起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情感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创造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创设情境,唤起情感
        也许有教师认为数学课特别是计算课,讲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和加、减、乘、除运算符号,要设计情境来调动情感不太容易,由此导致了计算教学气氛的沉闷、单调。但如果我们能重视设计特定的情境,那不仅起到激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情在境中的情融合,起到导学的作用。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他们就会乐意学习,积极探究,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中,一开始我便带领学生走进这样的情境中:“老师有一位好朋友,它可有学问啦!它家呀,就住在森林王国里,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果树上长满了智慧果,等会儿谁表现的好,就可以拥有它作为今天猴博士送给你的礼物。博士就住在森林深处的聪明屋里,你们想不想去它家作客呀?去它家可不容易,一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和美丽画面的展示,使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望,唤起了学习数学的情感。随之带着学生集中到屏幕上复习了有关的知识,让情感急速地导入正确的思维轨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设疑激思,产生情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特别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更要沿着学生思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使课堂提问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的导火线。为此,我让学生找出27+2和27+8的异同点,并随即把“7加8得15怎么办”这一难点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试着去比较去思考,一种渴求解决知识的欲望流露在他们的脸上,就在学生呼之欲出,而又无法表达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学生很快地产生求知的情感。
        3、动手参与,提高情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使学生亲身尝试到学习的乐趣,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习情感。课上我让学生通过试探性操作,即让他们自己摆拿,把各种方法一一演示,先拿出27根小棍(两捆零7根),再拿出8根;7根和8根合起来能得到15根;把其中10根捆成1捆,就得到了3捆零5根,因此27根加8根,得到35根。为使这种操作逐渐清晰,我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有意识地使其形成深刻表象。动手参与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自然的关注,重点、难点与情感得以连结。就这样学生通过在动手中思维,思维上动手,在此基础上动口说27+8的思维过程,从而抽象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有序、有层、有情地动,拉近了教师、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增强了情感交流。
        4、运用知识,增添情感
        教育家卡斯特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的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被遗忘。”新旧知识形成,练习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使学生自觉参与反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激励道:“我们终于通过了难关,来到了猴博士家里,猴博士看到小朋友学到了新本领,非常高兴,它想考你们到底学得怎样,出了什么题目呢?”随之出现一道判别训练题:34+8=32,让学生判别对错,并说出理由。这一练习强化重点、突出难点,学生得到激励,信息情感更加高涨。接着我继续说道:“猴博士还想考考你们,如果你们把这道题也做对了,你们将得到一份很漂亮的礼物,想不想看看是什么礼物?别着急,咱们先来做下面这道题。”出示“9+26”,学生心潮涌动,不甘落后,纷纷举手抢答,将这堂课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后设计的争夺智慧果游戏(每一个果子里有一道进位加法的计算题,学生可任意摘取,答对后智慧果作为奖品,然后摘取下一个智慧果,谁摘到的智慧果多,谁就是“智慧星”),使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情与学生的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增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愉悦感、成功感。
        5、情中总结,培养情感
        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而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教师充满故事情趣、亲切激励性的语言,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它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教与学顺畅,知与情交融。以情感这条“彩带”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直至最后总结。“猴博士的聪明屋里还藏着许多的新知识等着小朋友去发现、去学习,它最想告诉小朋友的一句话是: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会变得……”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道出了的心声,感到知识是无穷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感以后产生更强烈的不满足感。这无疑培养了学生不断进取、追求真理的情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的力量是必要的、可行的,它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各方面素质发展都有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用煽情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