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重庆市酉阳县第一中学校 重庆 酉阳 409800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繁忙的、劳累的,同时也是快乐的。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能够把整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让学生呈现出一片欢快的学习气氛是非常骄傲的事情,班主任会有一种成就感,内心也会有工作的欣喜之感。而要想管理好班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付出很多的辛劳和智慧。班级管理工作更不是一步到位,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关注学生的行为特点,细化班级管理工作,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出现言行上的错误时,要少批评、多鼓励,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利用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多和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支持,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言行。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方法
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计划性,同时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一定要宽严相济、恩威并施,并且要与学校的要求一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要想管理好班级,一定要做到有集体思想,对整个班级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日常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个人服从于集体。一个班级如果学生都能够心里想着班级,处处为班级着想,那么肯定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的学习气氛就会很浓。即使是落后生,他们也能够做好自我约束。而相反,如果班主任工作上对学生的要求较松,学生就会是一盘散沙,不仅不能使他们凝聚起来,相互激励,反而会有一种消极的影响,没有集体主意观念,许多的活动就不能够开展,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也难以落实到实处。班主任面对的是整个班级,同时还要注意到个人要有全局意识,对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调动。善于做好协调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是指挥和下命令这么简单,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学生一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另外,班主任还要协调好和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应主动邀请任课教师关心班级工作,向各任课教师征求班级管理意见,并且要集思广益,增强教育学生的力量,同时也要能够促进各科教学工作的开展。初中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既独立,又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一、充分观察和了解学生,细分班级管理
做为一名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勤观察,勤动手,勤动口,勤思考,勤总结,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初中生他们正是性格成长的关键阶段,表现为活泼好动,有些学生还容易出现好打抱不平,遇事容易冲动等缺点,现在每个家庭中都是有一个到两个孩子,自私、独立性差、内心比较脆弱是现代初中生集体表现出来的特点,再加上许多的家庭环境造成学生的情况更加复杂。单亲家庭增多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首先就要事事留心,时刻注意,处处发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智力状况、健康状况,以及个人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环境等,只有掌握了全班学生的总体面貌和个人的特点,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
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如果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而是用一刀切的管理策略,无法起到积极的管理效果。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每位学生身上获得有效的信息,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由于处于青春期,很多初中生无法和朋友和谐相处,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对学生进行严肃的说教,这样不仅不会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还为使学生觉得班主任偏心,自己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结合初中生目前的认知范围,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
二、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维护学生自尊心
班主任首先关注的就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他们都好动,喜欢破坏纪律,不愿意完成作业,因此,他们首先浮出“水面”。对待这部分学生,班主任一定要耐心,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一大智慧,更需要班主任能够做好长期准备,他们肯定会在有明显转化后,后续不断的回弹,面对全班学生,班主任要能够做到一视同仁,要知道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心理上讲,班主任会喜欢成绩优秀,道德良好的学生,但行为欠佳的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照顾到学生的情绪。有些班主任在学生犯错后会不问缘由地批评学生,使学生心里不服气而顶撞班主任,给师生间带来难堪的局面。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不要冲动批评学生,尽量在沟通中指出学生心理或行为上的不足,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采用激励管理法,使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三、利用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近期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如自由与纪律、青春、理解与尊重、情感等主题。通过这些针对性的班级活动,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懂得尊重、理解和关爱,加强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开解学生在青春期中的迷茫,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品行教育。例如在母亲节时,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大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講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此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福利院或敬老院做志愿活动,改变学生对同学、教师和家长的恶劣态度,促进和谐班级环境的构建,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四、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规范学生的品行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不愿向家长或班主任请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班主任应多与家长进行交流,但最好采取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尽量避免请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来,当面批评学生的不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总起来说,初中班主任要在工作中讲究方式方法,从多个渠道全面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计划,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张付英.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36.
[2]韦云海.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