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生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罗永利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差生,要让他们进步、转化,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

        罗永利
        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差生,要让他们进步、转化,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让他们的学习有所提高。文章用自身的经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罗列了一些有效的办法,与差生做朋友,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兴趣,把知识简单化,让他们易于接受,采取优生带差生的方式,设置有梯度的练习,因材施教,及时批改他们的作业,及时改正,还要有耐心,要有心理准备,转化差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差生的学习有所提高,
        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接受知识有些缓慢,学习效果不理想,心里有些自卑,表现有点调皮的学生。产生差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每个班、每个学校、每个年龄段都会产生一些差生,而在小学阶段的差生特别突出,而这些差生往往又是一些伪差生。他们不是反应特别慢,思维迟钝的学生,对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来说,是可以转化的,至少能让他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我班原来有一位学生,他对数学毫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最喜欢搞东西,一张纸都可以玩一节课,而且下课不写作业,成绩很差,基本上考试都不及格。每次课堂作业就跟老师磨时间,其他同学作业做完了,也交给老师批过了,他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但作业也是经常不完成的一个,因为他是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的。老师走,他也走。记得有一次,我去抽查他的作业,结果都下课好久了,他只写了一道,还是错的,当时我气急败坏,想好好教训他一顿,谁知,他却满不在乎地望着我,一脸茫然,看到他这样,我又气又急,但我还是忍住了。
        那天放学后,我脑海里一直都是那个学生的影子,他为什么会那样,我们老师有没有责任呢?突然意识到我需要做点什么了。从那时起,我心中有一个想法,有一个愿望,我要改变我的差生。那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做才能让班上的差生进步呢?
        一、放下老师架子,与差生交朋友,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其实就像猫和老鼠的游戏,作为老师,往往还会被学生牵着走,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学生的学习搞不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很僵。就会出现学生害怕老师,老师讨厌差生,当成敌人一样。学生心里讨厌老师,自然就不会去认真听这位老师的课,老师也不会认真的去关心这个学生了,就会出现滚雪球的效应,差生的成绩越来越差,与老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了。所以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我做到:在课堂上,我是老师,在课下,我要与这些差生做朋友,在空闲之余尽量放下自己的身份,多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摸清他们的心灵,兴趣和爱好,要处处留心,事事留心。让他们能感觉的到你对他们的爱,让他们能够放下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打破心理障碍,真正走进现实的心里面。经过一段时间,班上的那个差生愿意跟我说话了,上课也要认真多了,作业也愿意做了,虽然准确性还不是很高,至少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了。
        二、找到闪光点,激发学习兴趣,让差生树立信心
        古人云,“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知者”。可见,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让差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试图用如下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1、比如利用图片、实物展示,幻灯片,录音,音乐烘托,语言描述等都是创造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这样差生也能参与其中,而且也能完成一些题目,让他们有一点成就感,兴趣自然就高了。2、老师运用谜语,故事,电影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3、创造寓教育于娱乐的情境。教师利用猜谜语,角色扮演,或游戏,或讲述身边的真人真事小故事等等,让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这些差生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闪光点,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高涨了。这样不但能主动拉近师生距离,更是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表现的尽善尽美。


        三、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记忆,让差生慢慢成长
        对那些差生来说,即使基础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牛啃南瓜,无从下口。对一些需要背的知识,可以搜集编成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学生记忆,比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用如下口诀:底乘高多了点儿,计算不忘除个2。再比如学习解决问题时,用如下口诀:一读二看三分析,关键词语要分清。这样一来,教师帮学生把知识浓缩化,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心里面也明朗了许多,一下有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学习的信心会倍增,并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以后再学习的过程中,试图尝试着用老师的此类方法去学习,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至少积累的知识更多了,成绩也会上升。
        四、大手拉小手,大家一起走,让差生不感到孤单
        这里的小手就是指的差生,大手是指班上的优等生,实行“一帮一、一代一”的活动,帮助差生尽快赶上来,这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尖子生的优势,每一个优等生负责一个差生,这样,不但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同时给学生搭建了互相交流的他们逐渐可以进行优势互补,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实有时候学生给同学讲解效果会更好,因为他们之间没有距离,更容易沟通。帮助了差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优等生也得到了提高,温故而知新嘛。在这期间,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
        五、作业有梯度,设置要合理,要因人而宜
        对于优等生,可以做一些提高拓展练习题,对于中等生可以做一些综合运用题;对于差生来说,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基础练习题就算过关了。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有些知识在短时间内学生是掌握了,但在日后如果不加以复习,可能老师在前面付出的劳动就白费了。常常听到孩子会说:“我忘了”或是“这道题我上一次考试都对”,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就证明我们的后续工作不到位。所以,知识在于巩固。“三年要荒一个秀才不就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六、面对面批改,及时纠错,不能让错误形成定势
        对于差生来说,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关键是要及时处理,让他们意识到错误,及时纠错,不然时间久了,他们就很难改变原来给思路、方法,他们还会形成定势,以为原来的错误解法是正确的,一旦形成定势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他们的作业要及时面批,不能让错误搁置的机会,一旦错误存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就等于雪上加霜,让学生再去纠正,那就是难上加难。
         七、要有耐心,循序渐进,明确转化差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转化差生这件事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心急,不能一下子吃成一个胖子。本来差生的基础就差,习惯也不好,需要弥补的太多,要让他们慢慢的进步,慢慢的转变,即使没有转变也不要紧,就要另想其他办法,只要看到了他们的进步,就是成功,一个月不行就一个学期,一学期不行就一年。转化差生的效果肯定比提高优等生要差,但也要有信心,知识过程要复杂一些,时间要久一点,耐心很关键。
        自从我采用了以上的一些方法后,我班上原来那一个差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后,期末考试考了六十三分,能够及格了,让我感到十分的开心,至少我的努力有成效了。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把这些方式方法继续用到其他差生的身上,力争让他们的成绩也得到提高。
        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放弃他们,并加以鼓励。处处以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不打击,不讽刺,不歧视。所有的差生还是会有一定的转化的,虽然他们转化的程度不同,但我相信,只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这些差生一定会有转化的那一天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