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阶段教学,对课堂氛围营造、师生关系塑造等方面有着总体的要求和安排。要打造良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从师生健康良性的沟通、交流、互动工作入手,通过建立和谐的交流互动机制和形式,才能确保师生这两个课堂关键主体实现信息的准确表达和接受,有助于双方情感上、知识上、思想上形成高度的共识,产生持久的共鸣。这对于构建高校的互动课他那个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互动理念、组织形式、沟通技巧进行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引言:
缺乏交流的课堂是不健全的课堂。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知识体系庞杂、逻辑性、系统性强、计算量大,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掌握其学习和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化解相关问题。目前大部分的高中数学课堂上都能开展互动,但是在互动任务、方式、关系处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短板,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作为,主动谋划,形成高效健康的师生互动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主动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持续提升。
一、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标任务设置不确切
当前的很多互动都是在课堂中由老师机型即兴发起的,并没有进行统筹的准备和计划,目的性不强,知识为了解决当前阶段性课堂教学问题,由于缺乏总体的规划目标,不能起到高效的信息、思维、情感交流目标。一些互动也未做到前期的准备和预热,学生对于突如其来的互动环节会难以适应,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效果,导致了学生的反馈不积极、不及时,老师耗费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的课堂资源浪费。
(二)方式单一固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作为整个互动过程的核心,才能确保互动收到应有的效果。不过从当下互动的实际情况来看,互动的模式较为固化,没有符合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的大脑真正的动起来,也没有增加相应的深度思索和总结环节,未形成互动的闭环模式,这样的互动显得“虎头蛇尾”,大家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发言,仅仅是解决了当下的数学问题,但是在经验形成,思维构建方面都没有一定的提升[1]。
(三)互动关系不科学
互动要讲求平等的基础上坦诚、深入的进行,学生应当与老师之间可以无障碍的交流,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是老师占据这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思路都是跟着老师引导形成的,按照既定的问题去讨论,这样的互动是不健全的,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激发,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质效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确立互动目标
先设立总体目标,再按照教材大纲下的教学安排分解详细的任务,做到任务之间有序的衔接,环环相扣,让学生从目标中来,到目标中去,进而前后呼应,实现应有的互动成效。目标设立要重点放在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和数学思维培养上,能够通过互动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探究的效果。比如人教版A版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和解法是难点内容,那么老师可以结合本节课教材教学大纲进行目标设定,重点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特征和性质,在解题过程中如何灵活的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相联系,同时合理的使用放缩法等基本的不等式计算技巧。在目标确立后,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一问一答、一对一考评等多种形式来达成具体任务,难度从易到难,稳步推进。
(二)丰富设计互动形式
互动的方式不能局限于机械的你问我答这种提问式互动,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思维能力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广泛使用“微课”“翻转课堂”“体验式课堂”等多种的组织形式来丰富互动的模式,老师在其中的角色应当是起到启发、提示和辅助的作用,把互动的主动权交换学生。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可以更大程度上去多元的思考、探究、尝试,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既锻炼了独立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在人教版数学双曲线函数图像时,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按照函数公式用描点法一同画出函数图像[2],再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图像特征性质,加深印象,深入理解。
(三)强化关系建设
要充分尊重高中学生主体意识,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互动,释放更多的主动权限,让学生享受权利,表达想法,调动其积极性,从而达到逻辑思考、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维的构建教师要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建立起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调动起他们的互动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去进行学习和发言,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自己在互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权利,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锻炼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锻炼他们思维水平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互动目标和模式设计要有针对性,在互动中给予学生平等的互动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互动模式当中的主体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互动动力,促进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成效取得实质性的提升和增强。
参考文献:
[1]王保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J].才智,2015,31:122.
[2]李国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