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立新
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黄老营小学 441809
摘要:数学是小学时期的重要课程之一,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会让你在数学学习中受益匪浅,它能把数学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化统一化,在脑海中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合,最后输出。同时思维对小学生的影响有很大,所以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教授书本知识是基础,更重要的就培养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内涵;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阶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发现数学的趣味,充分发挥想象力,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构建自己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用这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数学知识中蕴含很多概念、性质、推理等。
一、数学思维的内涵
数学认知,查询和研究的思维过程构成了数学的思维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应该指导下尝试概括数学规律。数学思维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这些特征主要反映在使用抽象数学语言和逻辑来理解更复杂的东西。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摘要内部元素,抓住定向属性,空间属性和其他特征,通过培训,指导学生获得事物的内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建立数学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抽象数学,形成更系统的数学逻辑。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快速接受新知识并举一反三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就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相对较弱,通过数学思维的运用,学生的思维会逐步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到以逻辑、抽象为主的思维形式。这对于学生的思维结构完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寻找一切有效的方法来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这一目的做出行动,从而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以趣激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生好动且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利用多游戏、媒体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趣味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让课堂形象、生动、有趣,与此同时要增加学生实践和体验的环节,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进行推理与总结,慢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作用在唤醒学生的相关知识上,实现了新知识和旧知识间的连接,并从数学观察角度内化了新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手和脑的同时使用习惯,提高学生的关注,观察和思维能力。例如,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学生长方体的各个面的构成和长宽高的关系,这样有利于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把重难点更直观地为学生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知识点的掌握。
3.帮助学生认识规律
认识规律就是感知、动作——表象——概念、符号,就是让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进而逐步认识到客观事物规律的存在,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数字的认识,大多学生说出数量只能根据一些真实存在的物体,这就要求教师给予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时,让学生准备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用对折的方式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8份和16份,再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色,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认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主动探索规律、发现规律,从而起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
4.数形结合,让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
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是数形结合,它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和更容易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重视数形结合。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能综合应用图形和数量关系对知识与问题进行思考,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正方体》时,教师如果不讲清楚正方体棱长和怎么来的,学生就不能在学习和做题时灵活应用,这时就可应用数形结合,来带领学生一起推导公式,从而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掌握规律,这样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学生才能通透理解公式并进行灵活变通应用从而更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要想让小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数学,就要从从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做起,小学教师要注意用以趣激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数形结合,让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使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屈永峰.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53.
[2]樊淑红.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