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君
揭西县金和镇和西小学, 广东省揭阳市, 51543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人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或者是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阶段的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对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众所周知,网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诱惑性,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玩耍,求知欲强,难免会被复杂的网络环境所影响,树立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幸福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
德育工作在传统教育中由来已久,可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教师更愿意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把德育当作一门学科,教师往往不愿在德育工作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喜欢用更加外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德育工作在教师和学生中得不到重视。因此,班主任有义务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班主任要立足于本班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并创新开展德育活动的形式与方法,尽可能地增添德育工作的亮点,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优良道德思想的学习热情,增强其道德认知。
1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徳就是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首位,它包含了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几个德育主题。对学龄段儿童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自身品德、价值体系逐渐建立的关键性时期,这一阶段德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方向。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除去有着优秀的科学文化素养外,高尚的思想品德支撑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会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在校学生道德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作为学校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也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生就读于学校,不仅要在求学期间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肩负着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责任,尤其是培养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育人”责任。作为未来建设国家主力的小学生,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
2.1做好关爱教育,加深双方情感厚度
小学班主任在班集体管理中不仅担任着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第二家长”的责任,要细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起居,通过点点滴滴的关爱积累让学生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家庭方面大部分学生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都对孩子的教育关爱有所忽视,所以班主任需要从家长视角出发,做好关爱教育,像父母一样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和情感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厚度,给予学生家人般的关爱和幸福感。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和思想观念的不成熟,容易犯错误,这时班主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经过,要避免一味的批评中因误解而伤害到学生心灵,或者因误解激发学生的抵抗情绪,每一步教育工作的进行都要建立在用心、用爱沟通的基础上,以道理引导学生。比如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一段时间后成绩明显下滑,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全面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放下教师的身份架子,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进行交谈,用真心的关爱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自主地分享困惑,避免强硬的说教,为学生创造体会成长中分享与改变的幸福感的机会。
2.2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转变教学观念,消除过去的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增加对德育工作的倾向。
学生成绩与学生道德品质同样重要,班主任应当多次正面表扬在生活中做好事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设立“帮助之星”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应该积极进行家访,为家长介绍德育工作的具体意义,让家长明白德育工作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让家长在课下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其次,班主任要对德育工作的内容进行扩展。传统的德育工作已被证明其效果偏低,难以得到学生认同。因此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扩展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错误予以指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将真实的好人好事制作成课件为学生进行讲解,并针对各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班主任无法对每个学生做到切实的因材施教。所以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选举一些道德品质高的学生成为组长,从而减轻班主任的压力,增加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班主任根据每个人的日常表现分道德学习小组,由组长领衔,与组员一起做好事如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整理班级环境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遇到问题及时予以指正,与学生共同进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2.3建设班级网络交流群,加强交流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造成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较少,学生害怕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观念不够了解等。因此,教师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建设班级交流群,通过QQ群或者是微信群,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像朋友一样在群里交流心得,探讨知识点,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间的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群的创建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方便教师在群里召开班会,学生也可以在群里发表自己的想法,中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的表现,运用群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以及学生的心理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在网络的学习交流环境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以及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敢于、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交流群具有较强的优势,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校表现、学习情况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发送给学生家长或者是家长交流群里,同时家长也可以把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发送给教师,一起沟通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学生家长如果对教师的教育有疑问,可以直接地与班主任沟通。这种创建网络交流群的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将学校、家长、教师、学生联系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方式,进而发挥更大更有利的作用。同时,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小学生网络素养,认识到网络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幸福教育有助于班主任进一步优化德育教育理念,在注入更多精力和热情到德育工作中的同时,让学生们增加对自主、愉悦、幸福德育教育的认可度,从而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新时代下的小学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不断拓展幸福内容,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更符合身心成长需求的幸福德育。
参考文献
[1]黎俏霞.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速读旬刊,2019(1):235.
[2]邢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合幸福教育的方法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5.
[3]肖英,任艺红,徐琼.构建幸福德育课程打造特色育人阵地[J].现代教学,2019(18):32-35.
[4]杨小赞.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16):237.
[5]张雪妍.“幸福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D].呼尔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