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周亚丽
[导读]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制度也不断进行调整
        周亚丽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理家坪乡学区 4252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制度也不断进行调整,现阶段的社会的竞争压力更大,能力已经成为检验人才的一个标准。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各个思想领域不断拓展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创新的要求更高。基于此,文章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审美
        前言
        在我国,小学课程体系中,小学美术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美术标准化的教学,推动课堂组织的发展,有效应用教材,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可以使用标准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
        一、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概要
        思维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它不仅影响人类行为被考虑的方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人类行为。在学习和生活中,思维的决定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会影响人们抓住关键问题的能力,也可能会影响判断事物发展的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方案。而创新思维,是指思维本身的活动不受现有规则的限制,根据现有的规则进行思考和完善的一个过程,创造性地解决了方案。创新思维是一个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新颖性。在单一在美术教学中,美术领域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美术的学习、观察和创作过程中。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能创造性地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阅读或将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转化,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创新,转换出一种独特的形式。此外,艺术创作新思维也表现在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并且发散性地进行思考。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中小学,学生的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很多问题属于较难的问题。即使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需要解决。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们试图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帮助学生发展是他们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积极指导和补充适当的方法,逐步发展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模式被称为“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一)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人格
        在美术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是唯一的方法。美术教学有许多功能,包括帮助和引导学生发展一种个性,使他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看世界,净化他的思想,同时美化他看待他人。独立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各种生活现象中发现美,这不仅能帮助更好地管理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而且能够不断加强他们追求完美。独立人格可以帮助他们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交际能力。
        例如,在小学美术湘教版《变脸》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随后引导学生自行谈论对不同颜色脸谱的看法,有的学生回答:红脸是喜欢生气的人、黑脸是悲伤的人。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不同脸谱所代表的颜色、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增加他们的认识。这种讨论形式能够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维,有效发展独立的人格。
        (二)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能够在多种情况下进行自我探索,不容易受到外部约束的阻碍。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相比,积极发展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活力。

相比之下,虽然小学的美术教学也陷入了“外皮”课堂的泥潭,学生们只获得了基本的美术和绘画技能,但很多人并没有主动讨论问题,也没有进行反思。
        例如,在小学美术湘教版《七彩飞虹》的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彩虹,给学生完成的时间,最后进行统一展示。每个同学创作的彩虹都不一样,有的同学还在彩虹上加上了很多元素,具有创意性。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有必要积极引入创新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实践学习过程。
        (三)帮助学生提升想象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想象力。在绘画的过程中,临摹、模仿的形式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绘画技巧,但是却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小学生的,如果小学生能够一直喜欢学习美术,就能在兴趣的驱使下不断丰富自身的想象力。因此,有必要认识学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想象力进行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想象能力。
        例如,在小学美术湘教版《我长高了》的教学中,教师设置“假设我是巨人”的实践活动:
        模式一:美术老师想让学生描述巨人是什么,但让学生想象巨人是什么样子,如果他是巨人会怎么做。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课堂上描述的线条和颜色进行创作。
        模式二: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老师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巨人有多大?他居住的地方什么样?它能比汽车更强大吗?他的胳膊和你家旁边的大树一样大吗?如果你成为一个巨人,你最想帮助你的父母做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可以想象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可以想象各种各样的巨人能够帮助妈妈和妈妈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满足小学生“小英雄”的潜在心理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巨人世界”,建立在他生命的独特性的基础上,从而充分激活他的想象力。通过对美术教学的创新,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无限的提升,巨人不仅比建筑物和树木高,而且他们看到的世界与普通人完全不同。
        (四)促进学生的思维逻辑力发展
        艺术教育的本质不是向学生传授技能和能力,而是激励他们积极思考,确保他们有机会“在想象、建构和表达之间自由流动”。事实上,现象教学法的经验表明,为了能够动态地思考和自由地表达自己,学生需要具备逻辑和视觉平衡的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有必要从单调乏味的整体教学模式转向创新的教学模式。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手工操作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教育心理学家说:孩子们的手指充满了智慧、灵性和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对对象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析,对学生观察到的建模对象进行描述。在实践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他形式的教学可能存在,因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相比较于传统范本式的美术教学形式,“创造性美术教育”不仅重视观察、记忆以及认知能力,而且还重视分析、模仿、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创造性美术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的成长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要使小学美术教学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淇慧.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J].知识文库,2021(07):29-30.
        【2】梁莹.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