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葛路小学 53002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音乐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在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至关重要,而节奏训练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其强化训练,力求通过强化节奏训练,来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在节奏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索强化节奏训练,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生;音乐素养
前言: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音乐学科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与基础 [1]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对其有得天独厚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不断的探索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节奏训练,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乐感,同时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达到新课改的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在节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节奏训练而言,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在应试教学的压力之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音乐学科的教学,认为其对应试的帮助较少。因此,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唱歌、跳舞,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节奏的训练。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展开长此以往的教学,则会让小学生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跳舞,从而不会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不能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2.教学方式有待提升:音乐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讲求方式方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其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提升,其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模仿的方式,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节奏,而且容易让学生对音乐失去美感,从而不能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和音乐素养的目的。
二、强化节奏训练,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1.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节奏训练的过程中
小学生对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音乐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论是学生音乐节奏的培养,还是其素质的提升,都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必须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才能达到其教学目的。例如,在《雨声》一课的教学中,其节奏训练与下雨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聆听下雨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聆听节奏的过程中。然后,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唱歌曲,通过学生切身参与的歌唱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中感知音乐节奏。最后,教师可以用乐器伴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节奏对于音乐的重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开展过程中,节奏的训练要充分的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选取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其中,又让小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趣味性,从而让音乐节奏训练能够真正达到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2.结合小学生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趣味训练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小学生的显著特点是,因为其年龄尚小,因此导致其学识与见识的缺乏,从而其各个方面尚不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通过趣味性训练方式等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会音乐中隐藏的魅力。例如,在《乡间的小路》一课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在乡间小路上奔奔跳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切实的欢乐感,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学习歌曲,在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刚才的愉悦感带进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让学生试着去感受节奏。最后,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情况下,可以将歌曲跟游戏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强化对歌曲的学习,又让学生切实的感悟到用音乐表达情感时的魅力。趣味性的游戏对小学生有得天独厚的吸引,将音乐的节奏强化训练与趣味游戏巧妙的结合起来,既然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掌握音乐节凑,体会音乐的美感,又让学生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歌曲的唱法,更重要的是用音乐表达自我,会带来更多的乐趣。
3.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训练,让学生在直观体会的过程中感悟音乐之美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其独特的展示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其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巧借多媒体技术开展训练,让学生从视、听、看等多方面,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切实的感悟音乐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乐感和音乐素养。例如,在《海鸥》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海鸥展翅高飞时的姿态,让学生从直观的方面去了解海鸥;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想象着刚才看到的视频中的画面去感悟歌曲的旋律,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将不自觉的感悟到音乐的节奏感。在学生切实感悟的基础之上,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伴奏,让学生来跟唱,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其节奏的培养,还是其音乐素养的提升,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某一首歌曲,或者某一段视频就能达到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持续的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则可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资源于各个环节的教学中,让小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其节奏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4.巧妙的创造节奏开展教学,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开发阶段,因此其思维活跃,教师在音乐等这类发散性学科的教学中,则需要充分的开发小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通过鼓励其创造等方式,让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从中真正得到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小学阶段音乐学科内容的更展,更可以为小学生的深层次的音乐的学习提供基础。例如,在《春的赞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础之上,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来改编和创造歌曲的节奏。每个学生对春天的感悟不同,因此,其改编成的节奏也不同。有些同学认为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因此,其节奏应该欢快明亮,他们则用欢快明亮的节奏来唱这首歌;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春风吹来很温柔,节奏应该是细致温柔的;还有的同学认为春天带给我们希望,因此,节奏振奋人心。小学生对于春天不同的理解都可以通过自己改编的节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改编,不仅可以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音乐带我我们生活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乐感从中得到质的提升。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大胆的创作,充分的激发小学生的活跃的思维,让小学生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其节奏得到强化训练,同时也让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得到提升。
结语
教学现状表明,节奏训练有着独特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在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教学生去唱歌或者跳舞,而要不断的探索强化学生节奏训练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的过程中更有节奏,同时也让小学生更有乐感,为学生今后音乐素养的提升及更深层次的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美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56-57.
[2]巢群爱.强化节奏训练,提升小学学生音乐素养探微[J].黄河之声,2019(02):86.
[3]马云.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8(09):62-63.
【作者简介】黄冰(1972.04),女,壮族,籍贯(广西龙州),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