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灼
湖北房县军店镇军店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下,我国的教学制度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运用到教学当中,就拿小学语文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教会学生认字、识字,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重、难点,就是阅读,做好阅读教学工作,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找出本篇文章的中心,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现有的阅读量不能满足阅读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在书本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更多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思想代入课堂中,促进学生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引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时,没有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只是让学生粗略的阅读一下,了解文章大致的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结构,根据文章的写作结构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制度的推广,教师开始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文章中感悟作者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阅读素养。在阅读时,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了兴趣的支持,学生更愿意进行语文阅读,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有了好的学习状态,就能提升语文阅读效率,有助于阅读素养的形成。
一、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阅读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少,对社会乃至世界没有过多的认识,对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有些欠缺,以上这些因素,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效率,再加上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现在的学习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小学阶段,不会涉及到太多的阅读内容,在上课时,教师没有在书本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一些课外读物,这也使得学生缺乏语文阅读素养,学生没有形成阅读素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下降,学生也很难形成核心素养,不利于今后的语文学习。
(二)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
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什么事情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科学的引导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对世界没有太多的认知,遇到一些没见过的事物,就会充满好奇心,教师没有利用好这一特点,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帮学生选择适合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时,教师没有进行教学引导,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学生自身的理解、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没有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思维得不到锻炼,也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会影响学生阅读效率,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
二、解决策略
(一)养成语文阅读素养
在教学时,教师要从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学生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小学生缺乏生活阅历,不明白作者表达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的文章,这样方便学生进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学生在阅读这些课外读物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提升,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语文阅读素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
(二)教学体系
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有很多教师还在使用以往的教学体系,这样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变,在课堂上,教师主要的角色是引导者,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授《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与本节课相关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入今天的主题,方便学生理解,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完善教学体系,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有利于形成语文阅读素养。
(三)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现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现在的小学教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制定阅读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收获了知识。由于每个小组成员所阅读的文章不一样,在阅读完毕后,小组内部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有利于阅读素养的形成。
(四)养成语文阅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语文阅读的习惯,实际授课时,教师可以有意无意的穿插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进行了解,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插入一些小故事,将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中,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互动,在互动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篇文章的内容,以此来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建立小型图书室,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图书会学生能够借此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与其他同学交流经验,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有利于语文阅读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结合自身的经验以及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有了好的阅读习惯,就能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提升。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针对学生的情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进步,为今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春才. 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福建茶叶, 2020, v.42;No.220(04):265-265.
[2]张俊梅.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2):0213-0213.
[3]刘智全.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 教育观察, 2020, 009(003):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