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陆红肖
[导读]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陆红肖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贯洞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没有过多的基础,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从学生的阅读基础入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群文阅读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时,将课内和课外的文章相互结合,让学生对课内课外的文章进行掌握,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能够了解文章大致的内容,并将感悟分享给其他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文阅读的知识,还能发现语文阅读的魅力。本篇文章主要以群文阅读为中心展开论述,分析如何将群文阅读融入初中语文当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引言】
        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知识,以及答题技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尤其是语文阅读方面,学生做语文阅读习题时,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语文功底,还要有较强的语感,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明白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群文阅读也是语文教师主要研究对象,如何将群文阅读纳入语文教学中,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研究的重点,下面笔者根据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缺乏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的语文,更多的是教会学生道理,在语文教学当中,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就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还在沿用之前的教学方式,没有做出改变,不重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在上课时,没有将群文阅读融入到阅读课堂中。部分教师虽然将群文阅读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没有体现出群文阅读的价值,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所选择的文章不适合学生,再加上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会降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学生的阅读方式
        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对文章只有浅显的理解,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没有过多的理解,再加上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过于追求速度,没有掌握文章的内容。教师也不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没有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也没有体现出语文阅读的价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不到语文阅读的魅力,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期下去,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缺乏互动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课上互动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能通过互动,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听课时,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如果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就无法为学生讲解。大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只是简单布置一下,没有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融入进去,这样会降低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率,还会浪费教学时间。


        二、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塑造教学意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为了确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语言、图像等方式,描绘和塑造文章的情感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可以在教师描绘的意境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前进,并通过在意境中的感受,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的探索,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群文阅读能力可以更好的提升。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等文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类比的方式,将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列举出来,教师再通过语言描述、媒体图片的方式,营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鲁迅先生当时的心路历程,学生通过深入意境中,体会鲁迅先生的心境变化,发出如“为什么鲁迅先生的内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等问题,在更好的了文章的同时,对于鲁迅先生,以及时代背景,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学生今后在面对同时代的文章时,也可以更快的了解学习。
        (二)结合学生特点,科学组合文章
        好的阅读兴趣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读、写和理解、表达能力,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时期的初中生,受各种新鲜事物、互联网信息等方面的冲击,有着强烈的自我化、展现自我的心理。同时新课改中也要求,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转为注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位置,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道路中的引路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科学的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寻找文章之间的特点,进行组合归纳,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准备教学内容,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加和学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展现自己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自主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将《月迹》、《柳叶》等文章归为一组,鼓励学生组成小组的学习方式,在群文阅读后,小组成员之间概括描述文章的内容,并推选小组成员在班级前进行叙述。教师与各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把握大体的阅读方向,在各小组叙述后,带领集体进行探讨。这样创新的互动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这个阶段的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或者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时,思想能够快速融入文章中,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体现出群文阅读的价值。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学生能够主动的寻找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期间,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扎实自身的语文阅读基础,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利荣.在校本阅读中有效联动群文阅读的现实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83-84.
        [2]张华.以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J].甘肃教育,2020(11):155.
        [3]赵卓.群文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探析[J].农家参谋,2020(1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