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盛小琴
[导读] 新形势下,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盛小琴
        仙台坝镇中心小学  陕西省 汉中市  724305
        
        摘要:新形势下,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界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小学生在开蒙伊始就接触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加强学生爱国情怀,建立小学生自己的传统文化观念。本文着重探讨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写字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        
        
        引言:
        提高学科综合素质是近些年教育界一直强调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取得高分,而是通过学习这一过程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将自身的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具体学科中,如今学术界较为认可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语言能力息息相关,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增光添彩。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知识水平的提升来加强语文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语文教学情境,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世界。
        一、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首先,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其应用必须成为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的工具,只有这样,学生才具有了语言基础,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之上;其次是思维,很多人认为语文就是写写背背,根本用不到思维,只有数学才用的到思维,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语文学习中思维的发挥关系着语文成绩的提升。我们必须重视思维的作用,将思维和语文学习有机结合,从思维层面建立语文学习的基础,将思维的作用内化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再次,就是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美蕴含在语文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打开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明白,美不仅是欣赏一朵花,一幅画,还包括文字美;第四,核心素养还包括文化层面,文化是需要继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弘扬,语文蕴含真丰富的传统文化,寓言、诗歌、古文、名著等都能从语文中体现出来,学生只有从根本生理解语文培养的意图,把握语文节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多重方法教学        
        学习氛围的营造是我们教育一线工作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抛却传统的、低效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填鸭教学,而是要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参加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地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学习小组组长、课代表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强项加深亮点学科,以自己的亮点学科带动小组其他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课堂时效性。中国的汉字有其自身的规律,从造字方法来说,有六种方法,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介绍完字形字音的基础上,辅之以一定的造字法介绍,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说在讲“人”这个字的时候就可以把古代“人”的形状画出来,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

在充分理解造字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有关联的汉字连接到一起来,比如说“本”字和“末”字,两个字都跟“木”有关,一个字是加在根部,一个字是加在头上,于是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二)加强引导        
        俗话说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学习的范围应该该延伸到家庭、社会上,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校园。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生开蒙之前,都是接受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即便入学之后,学生也有60%的时间在家里,时时刻刻都有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不好的言谈举止被孩子模仿而“教坏孩子”,据调查,目前我国家庭教育言行主要有指示型言语、反问行言语、建议性言语。笔者认为,父母作为学生的家长,要对自我言行有严格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有可能被孩子学到,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榜样,讲究生活作风,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新的汉字之后,教师在之后的阶段要及时的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该字和学生交流,在之后的课堂上讲到相关知识的时候也要及时的进行重复。总之,不管是从汉字教学还是识字理念甚至是之后的运用各个方面,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家长,教师都要加强引导。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结合
        (一)通过信息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我国一以贯之的教学思路,信息化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设情境,精准施教,将语文课堂营造成集多样性、丰富性、效率性为一体的信息化高效课堂。
        (二)通过信息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信息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参加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学习小组组长、课代表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强项加深亮点学科,以自己的亮点学科带动小组其他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强课堂时效性。
        (三)通过信息化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才能记忆深刻,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小组完成作业,进行课外实践等。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对于教学整体来说,手段是次要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主要的。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理论素养,让教师知道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方法,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再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知识面,将信息化手段摆在正确的位置,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段秀英.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49-50.        
        [2]顾录锋,丁强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谈小学中低年级书写“双姿”教学[J].名师在线,2018(11):3-4.        
        [3]潘凤琴.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6(3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