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演编创”课本剧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9期   作者:孙静
[导读] “演编创”课本剧通过把叙事性的课文改编为戏剧这一语言实践形式
        孙静
        东莞市东华小学
        “演编创”课本剧通过把叙事性的课文改编为戏剧这一语言实践形式,让学生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改变教师“教课文”的教学现状,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有机整合,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笔者总结出了“演编创”课本剧的几点实施策略。
        一、科学构建实施梯度,年段分层推进
        “演编创”课本剧即低段“演”,中段“编、演”,高段“创、演”。
        一二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理解有限,这一学段运用创设情境、角色互换、影像示范等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课本剧,初步理解剧本语言,感受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激发他们表演课本剧的热情,侧重于“演”。中段的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习作能力,这个年段,以教材中的课文为蓝本,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揣摩、品味文本语言,体验人物情感,感悟人物形象,重在“编”。高段则运用“研究剧本——迁移剧本——创编剧本——剧本展评”的操作模式,引导学生领悟剧本的表达顺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剧本语言,尝试“创编”课本剧。
        二、认真甄选创编素材,汇编创作蓝本
        选择适合编演的课文是开展课本剧“演编创”的前提。适合学生“演编创”的课文至少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点: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教材中叙事、写人类的文章大都能符合编写的需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选择适合“演编创”的课文,汇编成册,作为学生创作蓝本。
        三、扎实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创编剧本
        在选定要编演的课文后,每个年段精研两篇 “创编模板”,按照“方法指导----训练仿写---实践创编”的教学思路,先“扶”,再“放”,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创编。“编创模板” 由剧本人物介绍、具体剧幕、剧本知识库等部分组成,类似于课堂教学中的导学案,用以扶助学生起步阶段的编创,是学与写的桥梁。
        以《将相和》一文课本剧的创编为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借助“创编模板”,对学生进行创编指导。
        环节一:对比阅读,明确方法。


        学习了《将相和》一文,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故事改变成剧本,想赶紧排演出来给大家观看呢!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哪个剧本呢?仔细读了A、B两组对话,小组讨论后说说你们的选择理由吧!
                                                                         剧本A
        赵王:哎呀,秦王写信来,说要拿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这如何是好啊?众位爱卿,快想想办法吧。
        大臣1:大王,秦国历来不守信用。臣以为这次他们也不过是为了把璧骗到手罢了。大王万万不可以相信呀!
                                                                剧本B
        旁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七国争雄,秦国最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一次,赵王得到了一样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信给他,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知道了急得不得了,立刻召集大臣来商量。)
        赵王 (在宝座上一会儿坐下,一会又站起来,左手拿信,右手持璧,两道眉毛都快锁到一块了):哎呀,秦王写信来,说要拿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这如何是好啊?众位爱卿,快想想办法吧。(从位子上快步走下来,眼光扫过众人,逼视几位重臣。)
        大臣甲 (向右跨出一步,走到殿中间,面对赵王,双手抬举作揖,语调焦虑):大王,秦国历来不守信用。臣以为,这次他们也不过是为了把璧骗到手罢了,大王万万不可以相信啊。
        很显然,剧本B通过加入旁白充实了背景资料,同时,根据人物形象,补充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增加提示语等剧本元素,丰富故事场景,使故事内容更加立体。
        环节二:借助模板,训练仿写。
        怎样才能写的和剧本B一样生动、具体呢?我们的导学案中给出了很多提示哦,请你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继续编写第一幕吧!(编写后课堂展示、指导)
环节三:运用方法,实践创编。
同学们不仅能结合老师的编写提示,还能够认真读领会“剧本知识库”里的提示,并且
运用到创编当中,真了不起!那就请你继续编写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吧!
        四、充分借助活动平台,激发表演热情
        借助学校活动,给学生提供舞台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有所乐、乐有所获”,激发学生的演编创热情。
        “演编创”课本剧这一语文学习形式,将“听说读写”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