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   作者:秦秀
[导读] 本文通过探讨道路施工中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秦秀
        身份证号码:45020319760110****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带动了城市交通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加重道路的行车压力,在车辆荷载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就要更加关注路基结构稳定性及承载力的提升,确保道路路基可以满足车辆反复碾压以及车辆超载的荷载,才能够保障道路交通行使的安全,推动我国市政交通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探讨道路施工中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结构是整个道路工程中的核心部位,而路基施工的技术水平也会直接影响道路的承载能力。如果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出现技术问题,就会给道路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在后期使用中容易增加路面出现裂缝、沉降、变形等的几率,随着这些病害的进一步加重,也会给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行车安全风险,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在路基施工当中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保障路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才能够确保后期的路面工程施工的水平,为交通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1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应当从施工方式和施工流程两个层面出发进行技术管理。从施工方式的角度而言,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提高路基施工的效率,并且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中需要科学的选择机械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管理,才能够保障施工的技术水平;而从施工流程的角度而言,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必须严格遵循施工的工序,按照施工方案和图纸,确保各个工序可以顺畅的衔接,针对需要交叉施工或同步施工的情况,则需要加强各个工序之间的配合,以避免发生矛盾冲突影响施工的有序开展。
        此外,在路基施工当中,还需要对坡面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利用植物防护的手段,既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又能够取得经济性、实用性与生态性兼备的效果。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测量及放样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开展路基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并且确定土方放样的具体位置。具体而言,在测量及放样环节,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测量点的确定。在开展测量工作前,需要结合施工图纸准确的测量图纸相对应的线,对图纸中所标注的水准点和控制桩的位置进行确定,并对线路的横截面进行检查;在测量前需要校对测量所需的仪器,只有仪器校准正确,运行正常,才能够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对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将图纸与实际的测量点位相匹配,检查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施工要求适当添加水准点和地面标高[1]。进一步保障横截面测量的精确性,同时还需要对测量区域地下的水文以及管线埋设的情况进行调研,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和管线造成破坏。
2.2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中含水量较高、土质比较软弱的地基,在开展路基施工中,如果遭遇软弱地基,必须提前对地基进行排水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硬度,以免由于土质软弱造成路基结构的不稳定。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换土回填、化学加固、排水加固等方法[2]。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根据土壤土质以及周边的环境,采取适合的处理方法,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提高软土地基的紧实度,为路基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此外,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还应当注重以下问题:
        第一,如果在多雨季节开展路基施工,应当提早进行路基固定和碾压等工序,以免路基发生沉降;
        第二,如果施工区域气候潮湿,土壤含水量较高,应当采取换土回填和排水加固的方式提高地基的硬度;
        第三,软土地基的处理需要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厚度,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
        第四,对软土地基处理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严格把控材料的使用要求,以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水平。
2.3路基压实施工技术要点
        路基压实施工的质量关系着路基结构的承载力,在开展路基压实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第一,路基压实需要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通过设置路拱提高路面排水的能力;
第二,路基压实的力度应当由轻到重逐步增加压力,避免一开始过度压实影响路基内部土层的均匀一致性;
第三,路基压实的速度应当由缓到快,避免压实的机械设备翻动土层,影响压实的效果。如果使用轧压机进行压实,需要对车辆的宽度进行合理的设置,控制在12-20厘米之间,并且采取分层压实的方法,以保障每层压实的紧密度,提高路基结构整体的压实效果[3];
第四,压实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如果压实的效果不理想,还应当结合具体的检查结果,对压实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后再进行压实和检查工作;
第五,在压实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对压实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施工技术水平过关,压实的效果均匀一致,以避免在这个环节留下质量隐患,影响路基施工整体的技术水平。
2.4道路过渡段的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道路过渡段的情况比较常见,由于道路交汇的区域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确保道路过渡段路基施工的质量。具体而言,道路过渡段的路基施工主要有以下技术要点:
        第一,结合道路过渡段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在施工中减少道路沉降的问题,尤其是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第二,在道路过渡段的路基施工中,需要加强对铺设和碾压施工的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才能够保障过渡段路基良好的承载能力;
        第三,在道路过渡段的路基施工中,需要做好路面排水的工作,从路面的一端向另一端或者由两端同时向中间进行积水的清扫,避免路面填充材料中的含水量过大,这样才能够保障后续压实的紧实度;
        第四,可以采取分层施工的方法对台背进行填充和加宽处理;
        第五,针对路基排水的问题,需要结合台背的材质以及渗水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排水方式。
2.5路基防护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针对路基的防护处理可以有效的保护路基,减少周边环境对路基结构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高保护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路基防护施工需要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第一,在道路施工完毕后,可以使用砖石结构或天然植被对道路两侧的斜坡进行覆盖保护,通过这样的防护方式,可以提高道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道路在车辆的反复碾压或者长期承受超载车辆的重力情况下发生变形的情况;
        第二,在人行道的铺设施工中,一般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需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保障沥青混凝土材料搅拌充分且内部均匀一致,以此来减少路面发生裂缝的问题,避免积水或灰尘下渗对路基结构造成危害;
        第三,通过对沟渠、渗透点、巷道等进行监测,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地下水、管网等的渗透,减少对路基结构的损害,保障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定。
结论:
        路基施工技术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在路基施工中存在技术问题,就会增加发生质量和安全隐患的机会,在后期的使用中很容易造成路基结构或路面发生病害,给道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中,需要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解析[J].居舍,2021(09):37-38.
[2]马文奇.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5):12-13.
[3]何锐.浅谈公路路基工程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3):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