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春
贵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 537100
摘要: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关键与核心,是提高人们生活生产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使城乡规划的有序开展,就需要在土地管理中给予高度重视,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高效管理、集约利用,保障实际工作的有法可依,高效合理。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管理;措施
引言
现阶段,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土地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方案合理性问题、制度实效性问题、人员专业性问题等,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就需要充分了解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与土地管理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加快城乡建设的步伐。
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关系
城乡规划,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种资源的科学利用,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而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此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为城乡的整体发展,而土地管理的重点为土地的使用。但是两者的目的都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是为了城乡的美好建设。第二,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需要注重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因此就服务于土地管理工作。而土地管理工作,有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属于相互共存的关系。
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土地管理问题
(一)方案合理性问题
随着城乡规划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据,更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与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加快社会主义发展步伐。然而现阶段,在土地管理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方案合理性问题,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很多地区的管理部门,在城乡规划方案的制定中,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人口数量与分布、工业农业布局、土地面积与类型、发展特色与现状等,因此导致规划方案不够科学合理,与当地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存在着大量的土地闲置、浪费现象[1]。第二,城乡规划方案,必须充分发挥土地空间的作用。比如土地征用时,要结合土地类型、面积、产权等,进行价格的合理制定,才能赢得广大居民的协助与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土地资源滥用现象,导致整个建设步伐缓慢。
(二)制度实效性问题
健全的制度与体系,是保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制度实效性问题,为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认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缺乏管理制度体系的制定,整个管理制度相对陈旧、片面,无法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导致土地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2]。第二,部分地区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却无法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比如人员岗位不够明确,职责相对模糊;管理工作的理念陈旧,方法单一,都影响着制度体系的实效性。
(三)人员专业性问题
一支高素质、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保障,是土地管理取得成效的保障。现阶段的人员专业性问题,也是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涉及内容较多的工作,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然而很多管理人员,其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主动学习意识薄弱,仍旧采用传统的经验与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整个队伍的素质偏低[3]。第二,管理部门在人员选聘中,缺少相应的福利与补贴,因此无法吸引优质的、专业的人才。
再加上培训教育的方式单一,机会较少,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土地管理措施
(一)因地制宜,编制方案
在今后的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中,就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编制科学合理的方案,推进规划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管理人员要严格贯彻相关政策规定,基于城乡规划的原则、目标,展开土地规划与开发。要加大闲置资源的重新调配,严厉查处各种私建违建行为,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类型、面积、分布等,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特色优势、工业产业等,进行土地空间的合理规划。要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有效把控城乡土地资源总量,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杜绝农业生产用地的侵占,推进农村周边新型产业的建立,合理制定土地征收价格,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最后,基层的城乡规划部门,还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在多方的协调与配合下,共同展开土地管理工作,有效把控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模。比如土地资源的开发目标,要与利用计划保持一致,要与总用地量保持一致,才能避免浪费与闲置现象,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提高重视,完善制度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还要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制度体系的健全,保障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首先,作为基层管理部门,要认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之间的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并且积极借助多种渠道与方式,引起广大基层群众与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赢得相应的配合与支持,为管理工作增添更多的力量。其次,管理部门要基于国家的相应法律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宣传引导,保障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比如有效的保障机制,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合理的岗位机制,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完善的考核机制,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土地管理效率。最后,加大新型技术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能,实现最大化转化。比如杜绝侵占农业用地,保障耕地面积的充足与合理;加大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满足城乡发展需求;重视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在整个工作中,还要利用新型技术进行密切跟踪与监控,及时找出问题与不足,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三)培训深造,壮大力量
在实际规划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严格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为了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效,还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保障工作的科学合理。首先,在人员招聘中,要加大各项补贴与福利,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防止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在管理工作开展之前,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帮助其快速掌握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内容、流程、原则,引导其认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遵循可持续、保护原则,重视水利、林业、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为农业生产与城乡发展,打下坚实可靠的保障。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保障多元、灵活,促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以及管理措施,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土地管理中,就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编制方案;提高重视,完善制度;培训深造,壮大力量等策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城乡规划步伐。
参考文献:
[1]侯晓丽.规划建设中与土地管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3):42-43.
[2]余强.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究[J].南方农机,2021,52(06):12-13.
[3]魏伟.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