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要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结构设计都是决定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升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各大城市当中的建筑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形式也表现出了多样化特点。再加上城市居民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建筑设计面临着全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同时,各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存在,也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意识到建筑结构设计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够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求
要想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需要对以下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要确保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居住需求[1]。其次,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应当具备较大的承载负荷能力,可以对外界突然产生的高强度冲击力进行有效的承受。最后,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应当承受住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不会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出现严重的垮塌现象。
二、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影响因素
(一)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影响非常大。尽管我国已经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很多建筑企业依然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集中到了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提升方面。另外,还有个别建筑企业存在着未经允许随意更改建筑结构的现象和偷工减料的现象。而这,更是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充满安全隐患[2]。另外,设计人员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体,他们的设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会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合理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设计人员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那么必然会在设计过程中对安全因素有所忽视。
(二)缺乏合理的建筑布置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均面积却越来越少[3]。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成为众多建筑企业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因为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危险事故。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个别设计人员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设计水平,将所有的设计重点集中到了建筑结构美化效果的提升方面,忽视了建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建筑物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安全隐患必然会越来越多。
(三)没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在我国个别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还存在着很多抗震能力偏低的建筑物。一旦出现地震灾害,这些建筑物将可能遭受到严重的损坏,甚至对居住在其中的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无论是2008年的四川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都是因为住宅楼结构没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才使得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要在未来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对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予以重视,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
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
要想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即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要求来突出建筑构件的受力特点,使其即便是遭受到外界强大的冲击力,也可以通过结构构件的缓冲作用来降低冲击力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
(二)协调性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除了设计人员之外,还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提升公共空间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所以,将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使用性能进行协调,在强化建筑外围结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刚度适宜性原则
建筑结构的刚性越大,建筑的抗性变延伸能力就越弱,一旦受到外部的作用力,很容易出现建筑垮塌等问题。然而,如果建筑结构的刚性较小,也会因为承受不住外界的冲击力而对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鉴于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借助建筑材料的弹性性能来强化建筑结构对外界冲击力的抵御。与此同时,还要对建筑结构展开科学合理的弹性设计,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供进一步保证。
(四)经济性原则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如果过于强调创意和美观,而对性价值有所忽视,那么不仅会降低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还会出现严重的资源与能源浪费现象。所以,在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方面,也应当加强性价比控制,突出经济性原则。
四、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
(一)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需要对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重点提升。首先,设计人员要与施工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根据施工单位给出的建议来展开建筑结构设计,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其次,设计人员要改变自身的结构设计观念,充分意识到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以此来强化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最后,设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公司组织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当中,不断的更新自身的设计理念,提升自身的设计技能。
(二)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进行规范
要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进行规范。首先,设计人员要充分意识到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并构建相对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系统和标准,然后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展开结构设计。其次,选择具有一定资格的设计人员进行建筑结构设计[4]。然后,在完成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之后,对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进行审核。一旦在审核中发现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或补救措施,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提供保证。
(三)合理选择建筑物施工位置
要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需要合理选择建筑物施工位置[5]。首先,针对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要对建筑布局、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合理的计算提升建筑结构体系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并通过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为设计人员提供支持。其次,设计人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施工人员可以有效领会到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想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要在完整性、协调性、刚度适宜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下展开设计。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提升建筑物施工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4):60-61.
[2]王佳龙.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居舍,2020(27):112-113+126.
[3]邓慧明.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四川水泥,2020(07):87-88.
[4]吴生慧.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72.
[5]李晓龙,江大旺. 探讨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