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周婉珊
[导读] 摘要:目前来说,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企业和建筑行业能耗普遍偏高,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第一目标,使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528200
        摘要:目前来说,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企业和建筑行业能耗普遍偏高,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第一目标,使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使用节能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减少建筑行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改进对策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能耗千差万别,降低能耗、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提高建筑工程效率是未来建筑材料发展的重要趋势。采用建筑节能材料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确保建筑节能材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必须采用科学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这是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不同地区应结合本区域的气候情况和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标准,同时提高检测技术的能力和拓宽检测方法。
        一、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一)对建筑节能材料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认识到节能材料的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推广使用节能材料,但是缺乏对建筑节能材料的认识。节能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与整个建筑工程息息相关,但有些建筑工程的责任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严重忽视对建筑材料本身质量的要求,导致选用的节能材料达不到整体效果优、性价比高的要求,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由于建筑物内节能材料的储存方式和储存条件不同,可能会对材料本身的质量产生某些变化,从而影响到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结果。另外有些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参数、指标不熟悉,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等情况委托节能材料检测的参数,导致出具的检测报告不符合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要求。还有一些建筑行业不清楚节能材料的见证送检和现场抽样流程,出现材料多次进场退场的问题,甚至要更换已安装的不符合要求的节能材料,造成浪费资源、浪费人力物力,最终并没有为建筑行业实现节能降耗。
        (二)节能检测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节能材料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检测人员固步自封,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愿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检测技术,也不愿意了解前沿的检测设备,甚至专业水平不达要求,导致现场抽样或试验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测标准进行,影响节能材料的检测结果,甚至会出现误判为不合格。例如电线电缆的节能参数导体直流电阻测试,热辐射、空气对流以及测试样品摆放的位置对检测结果都有影响,如果没有注意严格控制上述的影响因素,可能出现测试样品不合格的情况;建筑玻璃的光学性能检测,采用的都是精密的仪器设备,需严格控制周围环境的湿度以及标准板的光洁度,检测员不注意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检测数据的失之毫厘就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差之千里。节能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建筑行业没有一个获得准确可靠检测结果的渠道,材料进场退场和更换“不合格”节能材料的时有出现,甚至影响建筑节能材料的生产企业的生产参考指标。
        (三)建筑节能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没有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如果各省、自治区统一使用建筑节能材料的国家标准,就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情况。各省、自治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标准体系。建筑节能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节能材料除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要符合相应的地方标准。建筑工程使用的节能材料,必须告知检测机构该节能材料的生产标准依据,这样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防止出现误判为不合格的情况。


        二、解决建筑节能材料检测问题的对策
        (一)宣传建筑节能材料的重要性及检测流程
        编制建筑节能材料宣传手册:第一,手册应包含建筑节能材料的基本知识,具体涉及建筑节能材料的特征、类别、属性等各个方面,增强建筑从业人员对建筑节能材料的认识;第二,手册应包含建筑节能材料的节能降耗、为工程增值的意义,可以举出实际案例加以深入分析;第三,手册应重点阐述见证送样和现场抽样的具体检测流程,在监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对原材料分批、定量取样,然后送往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第四,编写手册除了注重内容之外还要注重手册形式,排版时应注意重点内容字体要突出,字体不宜过小也不可过大影响阅读,图文并茂使得手册更有趣味性,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使建筑从业人员可以在闲暇时间阅读电子版宣传手册。
        (二)提高节能材料检测人员专业水平
        为了确保建筑节能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提高节能材料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首先,建筑检测机构要重视对检测人员的岗前培训,定期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参观学习国内成熟的大型检测机构的检测方法来增加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对检测人员进行现场实践工作指导,规范检测人员操作过程,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必要时通过考核的方式,验证检测人员对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三)建立完善的检测监督机制与管理制度
        一方面,一些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在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忽视了节能材料的养护和储存条件,即使根据相关标准对节能材料进行了试验,检测样品的检测结果也会出现重大错误;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部分检测机构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缺少对检测人员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因此,检测机构应完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以通信技术设施等手段加强对检测人员试验过程的质量监督,核查检测人员对养护和储存温湿度的数据记录,对检测人员定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节能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四)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标准
        鉴于目前建筑节能材料正在迅速更新换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建筑节能材料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接收新信息的正规可信渠道有限,亟待建立一个建筑节能材料的信息平台。第一,信息平台推送国内外新节能材料的科研信息和动向,让上述企业了解前沿科技的一手信息;第二,制定全国统一的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标准,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同时兼顾地方情况推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建筑节能材料信息的征集,提高建筑节能材料示范成果的准确性;此外,新节能材料的节能指标参考值要及时录入系统,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从而提高建筑节能材料的质量。
        结束语: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些阻碍发展的严重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气候变暖等等。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和能源,在建筑行业采用节能材料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建筑成本,为建筑节能工程增值,为建筑节能材料生产企业扩产。相关单位应积极进行节能材料的研究,开展能源效能的研究,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建筑行业的导向发展,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惠智.建筑节能材料检测技术中问题与解决方法[J].化工管理,2016(8):216.
        [2]陈霞.基于建筑节能材料检测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6,(11):307.
        [3]谢静.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及质量监督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17):164-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