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张艳林
[导读] 近几年,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同时,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了高中数学教学当中。
        张艳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广东 佛山 528311
        摘要:近几年,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同时,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了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创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最后从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策略
        引言
        在现代高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传入教育领域,这些年不断与各个学科教学模式融合,在高中教学课堂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
        1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来说,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指导工作,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课堂有效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课堂的建立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展多年,但是高中数学老师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化性思维,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变革,但是高中数学老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特点为学生进行技术性创新教学方案调整往往仅依靠较为保守的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教学虽然相较于“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有了进步,但是却并不符合当前的社会以及教育发展趋势,学生们也无法完全沉浸于教学环境和氛围当中。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形式缺少对于学生的情感引导,部分老师面对海量的信息来源没能甄选优质资源,更多的是以片段化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缺乏整体的教学连贯性。
        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交流的价值
        2.1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强调促进教育教学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始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提高学生应试技巧方面。这样的教育理念导致一线教师没有系统而深入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课堂中没有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素养,更无法实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交流。而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大多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上网或游戏,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学习中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在促进数学教学现代化的同时能增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既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主要含义体现在交流,而交流的含义又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和互动,教师和学生具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学习上的交流,其二是体现在数学教学上的交流要具有实效性,通过这种交流学生能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其三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教与学。
        2.2有利于整合数学教学资源,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
        在2003年提出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从课程总目标上要求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而在2017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优化,进一步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实现数学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学习,这样的教学理念也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提升高中数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后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抽象难懂的,学生很难运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去理解那些复杂抽象的知识,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障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将那些抽象复杂的问题具象化,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知识框架,这样一来就降低了理解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前备课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ppt等方式将教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演示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慢慢的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复杂难懂,而是能够听懂并且很有趣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将“兴趣”作为学生开启通往数学知识海洋的关键,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魅力,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课堂的学习交流中去。
        3.2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素养相对薄弱,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3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散自身的思维,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在函数图像绘制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计算取值范围,在学生得出计算结果之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图像绘制的相应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知识,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也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像绘制更加准确、快速,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信息技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新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情境当中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还需要选择正确的课题,其次对探究过程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建银.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4-235.
        [2]杨昭晖.小议基于课程整合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东西南北:教育,2018(14):188.
        [3]杨保新.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