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何永宏宇
[导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明确的提出,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是小学美术的双重特点。
        何永宏宇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天河小学  618200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明确的提出,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是小学美术的双重特点。目前,在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教学时时常将注意力集中在美术的工具性中,将重点放在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给学生,因此学生普遍认为只要能画、会画就是美术的重点。这也使得美术绘画变成了一类机械的活动,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烦闷的心理,学生也会因此逐渐降低了对绘画的热情和兴趣,更不能将绘画当成是一种享受。因此教师需要从美术的人文性特点入手,做好各学科的沟通,有效将语文的诗歌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利用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绘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关键词:小学美术;诗歌教学;诗画合一;有效性
前言:
        诗画合一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美术这一门课程,在诗画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等到更高的艺术造诣。并且美术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学科,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美术的工具性进行美术教学,使得学生无法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因此,在新的跨学科教学理念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实现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以诗词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以诗词为依托让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自主记录自己的所想所思,因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积极性。
一、营造诗画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通常以导入进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否成功导入是决定一堂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并重视导入这一环节,以改变开门见山按照教学教材照本宣科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在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下,美术教师可以根据耳熟能详的诗歌结合美术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诗歌的优美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诗词中描绘的优美意境或者情境,让学生以眼观、心思等多个感官下将诗画结合在一起,这样能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学生的感同身受让学生和诗人并肩站立,对诗中的情景进行深刻的体会,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带着产生的情感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以此走进美术作品的意境之内,进行真实的情感流露,进行真正的理解美术作品,并有效提高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人美版教材第七册第十四课《笔墨游戏-荷花》的教学中,教材利用画家潘天寿大师的《晴霞图》,教师可以通过《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这首诗表达出荷花的美,自主将诗词中的描绘和美术作品进行结合,以此加深对画作中的人物的形象理解。
二、设计各具特色的诗画合一课型
        经过课堂导入以后,则进入了课堂教学的正题,教师在课堂讲解的环节可以引入诗歌,用形象简单的诗歌对该课的美术作品进行描绘以及解说,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作品的内容。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美术学习,教师可以在绘画工具上下功夫。第一,利用彩画课,美术课的主要内容是彩画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水粉笔和彩笔等绘画工具作为教学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第二,运用国画课,国画是我国的国粹,因此教师需要长期培养学生的国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美术造诣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国画课运用的是毛笔以及宣纸作为主要教材材料,和彩画的区别较大。第三,结合剪纸,开设剪纸课。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将剪纸艺术作为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而剪纸主要采用的教学材料是剪刀和彩纸。第四,利用电脑绘图开设绘画课,电脑绘画主要的教学工具是计算机,这是结合现代技术发展的一个课程,利用电脑进行绘画课程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同学进行的一个美术课程,教师统一指导完成绘画,利用软件制图[1]。
三、利用古诗词进行绘画创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引导学生一步步跟着教材作品进行模仿绘画,这种教学模式是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的,甚至让一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而进行临摹,直接将书中的内容描摹下来。这样的形式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利用古诗词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自主创作[2]。即是美术教师将美术作品以一首古诗词作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古诗词中探究并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词描写的场景描绘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诗词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以此达到诗画合一的有效性。例如,以《泊船瓜洲》为例,瓜洲和京口之间仅一水之隔,而船只就在两者中间停泊。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依据诗中的描写,采取从远及近的方式进行描绘,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勾勒,可以突出作品的层次,描绘出奇妙的意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诗词中所表达的意思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用诗歌进行自主创作,有效的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宁丽娟.小学美术教学中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外交流,2019(4):220.
[2]陈天宝.小学美术教学中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7(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