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邹访英
[导读]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不断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邹访英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大嵩小学51440
        摘要: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不断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为了更好的顺应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进行全面了解,并结合小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数学教材内容,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有利于不断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水平,从而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研究方面;错误的成因;小学数学计算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测验以及批改数学作业时,常常会遇到小学生做错题目情况。为了逐渐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应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做好总结工作,制定完善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措施,可以引导小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做计算题时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能够有效提高解题效率以及计算质量。
1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的不足情况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通常根据四则运算的方法以及顺序开展计算活动,可以获取正确答案,然而对于简便计算主动性存在不强情况。针对简便计算方式,追求的是准确性、直接以及解题效率,同时可以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以及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有效提高计算解题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小学生实际解决在认知上存在的不足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数学教学内容,针对数学题应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解答,通过学生全面了解运算性质以及运算规律等,可以提高整体计算水平。
2分析解决思路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解题方式开展计算。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计算,然后在开展直接计算方式。在课堂上组织小学生对简便计算定律进行讨论,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简便运算,并可以及时纠正小学生在计算时存在的不正确计算思维。在开展简便计算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小学生合理应用计算定律,可以防止学生在计算时存在着盲目性情况,有利于对小学生思维逻辑进行全面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一找、二变、三估、四查原则。例如,一找,主要是明确题目的特征:35×49+35,隐藏35× 1,在教学时需要小学生自主观察,可以找到计算解题思路。对于二变,主要指运算形式:23×46+53×46,教学时要求小学生自主思考,23个46加上53个46,即(23+53)个46相加。

三估,主要是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逐渐提升计算的准确率。四查,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做完计算题以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
3引导学生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关键问题
3.1应用题有没有转折点
        在数学教学时可以发现,部分小学生在纯数学计算时,并不会出现错误情况,然而针对一些应用题上尝尝对转折点忽略,导致计算出现错误情况,直接影响了解题正确率。对于蜗牛爬井经典计算题,学生常出现计算错误问题。井深为10米,蜗牛通过井底往井口爬。蜗牛在白天爬三米,夜晚会出现下滑2米情况,那么请问蜗牛需要几天才能爬到井口呢?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小学生在通常在第一天爬了三米滑2米开始开始计算,会存在着很麻烦的计算过程。同时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存在没有注意问题转折点情况,具体来说在第七天结束时,蜗牛与井口的距离剩下了三米,在第八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可以爬到了井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在解题时注重应用题具体情境,并对开始以及结束的点加强关注,避免应用题中出现转折点情况。
3.2准确把握数学规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从 1到 99的 自然 数相加,和为多少?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会存在着束手无策情况,通过教师的点拨,很多同学茅塞顿开得出1+2 +3+… +99=( 1+99) +( 2+98) +…+ ( 50+50) =100×50 =5000。对于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握数学规律。因此,教师在开展简便计算练习时,需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错误习题,并开展针对性计算复习活动,有利于逐渐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学习作为循序渐进以及不断纠错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时,应逐渐完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保障计算教学效率和质量。素质教育背景下,在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纠正错误、自主思考,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数学习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教师应合理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的成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加强教学反思工作,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能够对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行全面培养,从而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世文. 真的是粗心惹的祸?——小学数学计算错误成因分析与策略[J]. 家庭生活指南,2019,(03):219.
[2]欧阳霞.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分析及纠正措施探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8):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