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定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进一步确保育人工作的进行,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职学校就应当在开展专业教学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沐浴在道德气氛之下,实现多元素养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目前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成因探析推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教学措施,以期借此更好地培养除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达到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号声响起,德育教育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了教育课堂,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成为完善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但在中职德育教育课堂上,德育教学有效性并不高,德育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中职德育教学现存问题
从总体层面看中职德育教学工作,整体趋势是发展向上,但细细考量其中细节,发现脱节色彩严重,有效性不高。表现在一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管理机制不够规范,没有将德育教学科学的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教学支撑不够;二教师以及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程度不够明确,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甚至将其等同于思政课程,认为思政教师就可以开展德育教育,导致德育教学工作难易进行;三德育教学课堂的内容相对单一,存在重形式、口号多的情况。且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模式选择答案一,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德育相关的信息传递,德育教学课堂僵硬性色彩严重。
二、中职德育教学工作“难”开展的问题成因
之所以中职德育教育教学存在上述问题,其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1、学生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特点鲜明,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受挫,认为读书无用,喜欢展露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暴躁、易怒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导致教学难易被学生所接受。
2、教师教育因素
上述也提到,中职德育教师的权责不够明确。且教师从自身认知层面存在问题,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身的能力发展不够。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方法相对单一,内容没有延伸,导致德育教学工作有效性不高。
3、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是教育的主体。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家长基本完全不参与,部分家长甚至对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充满疑惑,缺乏配合度也导致中职德育教学工作“难”进行。
三、中职德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具体对策
为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德育教育工作能够伴中职生学习成长。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就要立足问题,对症下药,探中职德育教学的新方向。
1、强化认知,联动学校,完善架构,提升自我
中职学校的德语教师从自身层面应当带动示范作用,做德育教学工作的“执行人”,切实将德育教育落实。这要求,教师要做到联动学校、提升自我。
(1)联动学校:德育教师可以积极完善各项德育相关工作,做定期回报,向学校递交工作计划,寻求学校领导者的认同与帮助。且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不断完善学校内的德育相关的架构组成,清晰自身的职责,和其他专业教师之间形成高度配合关系。这样能够从学校层面保证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获得德育工作的有力支撑。
(2)提升自我:德育教师要注意提升自我,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同时要掌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正确认知德育教育。要积极参与培训、交流,积极与其他德育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学习正确且优秀的德育理论。
这样教师自身具备了高水平、高素质,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难度降低,顺利开展,也能够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
2、优化内容,整合资源,内外联动,深化效果
为了增加德育教学课堂的知识“厚度”,在整个班级内形成一个浓厚的德育氛围。中职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就要做内容补充,打破原本的单一德育内容,从内容补充和增厚层面深化德育教育效果,将德育教育与学生专业学校、学生生活、学校德育达到一致性和延伸性。
(1)利用社会生活德育资源:生活、社会中处处充满德育的色彩,得有教师要善于捕捉,抓住这些德育资源做德育教学课堂内容补充。如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话题“抗疫”背后所蕴含的感恩、奉献、尊法、无私、生命等各种德育教育点代入到课堂上,让德育课堂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更加立体、更加真实。
(2)联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未来才能顺利就业,成为企业的一份子。为此,中职教师在落实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要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入手。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就业方向。联系当下的就业人才需求,行业职业标准等做内容补充,让德育教学工作实用性色彩凸显。
(3)链接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中职教师可以和学校集中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对接,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如带领学生了解学校的校规校纪,如分析学校提出的行为规范教育等。这样能够对接学校工作,做到双管齐下,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因此而大大提升。
3、创新教法,引导参与,丰富体验,德育落实
上述也提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活力以及教学效果。为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中职德育教师就要变化教学方法,要通过创新教法保证德育教学顺利落实。
(1)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划分学生小组,让学生们小组内部合作探究本节课课题。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研究、不同角度思考、不同角度探析,能够激活德育课堂。
(2)情景模拟: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学的主题利用多媒体或开展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实现“寓教于景”,能够让德育教育的真实度大大提升,学生也能够在直接体验、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成为道德信息的主动获取者。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教学方法都适合中职德育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未来实践中合理利用,创新应用。这样才能让中职德育教学课堂闪耀有效色彩,实现有效教学。
4、细心观察,对症下药,联动家长,及时引导
德育教学的场所不仅仅在课堂,也在课外,在学生身边。
这要求中职德育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除了共性知识讲解外还要关注学生本体,关注个性。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介入学生,给学生以引导、以帮助,从而在对症下药之中解决学生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和家长深度互动,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德育教学工作中,壮大教学主体,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提升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广大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中职教育特点、中职学生特点,在此基础上“化难为简”,突破当下中职德育教学存在的重重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中职学校才能实现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爱武.新时代中职德育教育的探索[J].小品文选刊:下,2020(01):174-175.
[2]陈静.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20(31):87-89.
[3]刘志中.试论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J].科教文汇,2020(25):141-142.
[4]王岩.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20(0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