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轩
天长市工业学校,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摘要: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并使之变得更为形象、直观,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此外,计算机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数学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身为中职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积极学习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应用效率以及实际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中职数学;有效运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然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软件能够通过形象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生动的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繁琐的公式、复杂的定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让计算机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成为每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1.计算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1.1运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软件能够创设出形象、直观、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例如在讲授《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时,播放事先录制的音乐喷泉的视频,让学生在水的起落中感受抛物线,还可以运用flash软件制作篮球从抛起到落下的轨迹,便于学生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及标准方程。
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的过程,更不是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应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融声、色、形、于一体,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有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抄写习题、画出图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练习题、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例如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实现“人机交互”,让计算机及时地对学生的答案做出评价,评价时可以选取合适的音乐或有趣的动画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1.3运用计算机技术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素材,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y=当a>1时的性质时,可以运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折纸的动画,一张厚度是0.1mm的白纸,反复对折15次,它的高度可以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身高。通过这个有趣的动画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使枯燥的知识丰富多彩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使教材鲜活起来。
2.利用计算机技术突破中职数学中的重难点
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知识的构建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定理、规则等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知其然之外,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如此一来,就能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公式或定理。
在过去,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通常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那些抽象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能很好地改善上述状况,从而帮助教师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举个例子,在教学“棱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不妨通过“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并利用课件中的旋转功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和认识正棱锥的各种特点,从而为学生进一步总结和记忆与之相关的计算公式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化解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口述以及在黑板上画二维图的方式讲解正棱锥性质、计算等问题的瓶颈,从而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正棱锥的理解与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计算机专业特长在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运用
3.1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的显著特点:①有效地增加每堂课的教学容量,把原本40分钟上的内容可以在35分内完成;②减少教师手写板书的时间,使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讲深讲透所举的例子,提高讲课效率;三是更加富有直观性,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投影仪设备,同步地将内容在一瞬间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能更加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板演量大的内容,比如立体几何部分的几何图形,一些看似简单可数量却很多的解答题、应用题,复习课当中章节知识的小结、一些选择题的讲解等等都能偶通过投影设备来完成。课堂中还能够利用课间时间,生动直观地演示所讲解的内容。比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形、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些对职高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犯晕”,难以收到效果。如果通过电脑来演示,降低了难度,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它富有感染力的声像效果,让学生在一个教师特意营造的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里,身临其境,增加了真实感。通过自身内心的体验,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2将所学知识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能否恰当地处理教材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如何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多媒体的应用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由于中职生的数学知识较薄弱,理解力较差,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定理和抽象概念等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往往难以接受。多媒体教学可以灵活地以静为动,把声音、图像、文字巧妙地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特别是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了多媒体课件中二维,三维的动画技术、视频技术,就实现了对动态过程的完美描述,把抽象空洞的理论变得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和自然,从而启发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成功地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结 语:
数学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不能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继承传统教学的长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效地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尽可能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计算机教学作为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踏步跟随。我们要随时根据社会的变迁、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定的教学环境,及时调整、重新组合,为职高数学课在当今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血液。作为中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我们,一定要勇于探究、善于总结、精于设计,巧妙恰当地使计算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更加富有生机。
参考文献:
[1]朱茂春.多媒体数学教学与中职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8):153.
[2]罗利.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