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缪加凤
[导读] 根据当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在小学数学中落实素质教学尤为重要。

        缪加凤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桐木镇洪东小学
        摘要:根据当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在小学数学中落实素质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有所欠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寓教于乐;有效性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但在小学学习当中有着非常的重要的意义。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阐述的比较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无法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也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将寓教于乐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中,不仅能够使学生进入乐意学的境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而为以后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有疑问或者遇到难题时,教师也不会给机会去讲解或者探讨。长此以往不仅让学生丧失了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是课堂中主体,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鼓励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以及预留一些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难点,这样才能够更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小学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同学们,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学生们就开始回忆然后回答:三角形、 梯形、 正方形等等,然后在进行正式的课程讲解后,有的同学对“有个长方形的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怎么去计算它的面积”很是费解,教师要学会耐心的引导学生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带入到这个题目中,也可以在课件中制作出各种判断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套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吗?通过同学们在课堂中的激烈探讨,不仅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采用数学小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好动、爱玩,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基于这一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添一些具有乐趣的数学小游戏,以此增加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刻在学生心中,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枯燥了,便会降低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抵触心理,进而有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建立。
        例如,教师在讲解《可能性》时,可以让学生玩袋子里摸球的游戏,袋子里有三个数字分别是1、2、3,小明从袋子里摸出一个,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一个人摸多次的球,最有可能是几号球呢?”之后,教师再要求每位学生有10次的机会摸球,然后记录到黑板上的表格中,让学生看看有怎样的结论?或者再加入一项转盘抽奖的游戏,教师拿来一个大转盘,让学生们猜测指针最有可能会落在红色的区域比较多还是黄色的区域比较多?然后请同学们上台进行验证,每位同学转动圆盘5次,下面的同学可以帮助他们数一数,然后把记录记在表格当中。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各种游戏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不确定对象的可能性用分数进行表示,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必备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为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通过一些动画演示,也能够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进而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软件,将不同的图形的旋转过程,以及各种图形的拼接过程,更为直观立体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展示出钟表指针顺时针旋转角度,比如,从12到1,指针绕点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是30度,播放一个风车的图片,让学生们把它的枫叶看成一个四边形或者三角形吗?那么他们最后的转动效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等等方式,通过运用多媒体形式,不仅能够将数学问题中比较难的图形立体化的展示出来,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进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加强实践能力,深刻体会学习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案例,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于是,教师要把所学到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完《数学广角──找次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后,到超市里看一看水果和蔬菜中有没有残次品,然后学生们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很容易的发现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采用数学小游戏的课堂环节,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加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小学数学教育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芝.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6):52.
[2] 王丹.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速读(下旬),2018,(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