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思强
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7
摘要:我国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更新,就要求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它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一个补充,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思维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将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提高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对小组学习的意义和有效性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就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依据进行分析,立足于实践,来发现在实施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完善的实施方案。
1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
1.1要设置动态小组规模
在对班级内的成员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以及小学数学内容并没有较高的难度,这就需要每一个小组的人数保持在4~6个人之间,如果小组人数太多,那么将会影响个人的展示,而且还不利于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条件比较多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小组内的人数。
1.2合理地选择小组成员
在对小组成员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利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让学生自己随机选择与谁一起成为一组,这样随机性的原则就会比其他原则更为公平,而且组内成员也容易接受,不会产生相应的矛盾。还可以利用座位分为一组这样的分配方式,是我国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适合教师临时开展的教学活动。如果座位划分就是将优等生和差等生相互进行排座,那么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与学习。
1.3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在进行小组分配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只有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才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算出他们的平均数,然后将它们划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然后再进行小组划分的时候,就可以分别从三个层次内抽取相关的组员,进而组成学习小组,这样就能够使组内成员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与分工
2.1对小组任务要进行精心的布置
学习任务是每一个小组合作过程当中的核心内容,任务设计得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质量的高低,所以在进行任务设置的过程当中,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任务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能够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设置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还要具有明确性。除此之外,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思考时间,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进行小组的合作,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由于合作缺乏热情,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的特点来布置个性化的任务,给任务增加开放式的特点,首先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任务的开放性特点,将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准备多元化的学习途径,比如在学习合作学制之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就可以从家中查找相关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家长帮忙来制作需要使用的教具。
最后在合作成果展示的过程当中,小组成员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汇报方式,比如善于表演的小组,就可以用节目的方式来进行表演,而内向严谨的小组就可以通过展示合作出来的数据进行演示,但是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个性化的任务并不能够随意选择,教师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让学生明白任务的要求,从而保证小组合作能够顺利展开。
最后为了能够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就要选择合理的时间使其进行合作,比如在搜集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过程当中,就需要与小组成员一起商讨出结果。在恰当的时机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证教学任务能够有一个较高的完成质量,同时还能够给每一个小组成员发展的机会。
2.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理进行分工
要想提高合作的有效性,那么必须要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小组的合作目标,并且强化组员的责任感,教师在把任务分配到小组当中时,就可以根据他们的职责让其进行自行分工,小组成员在接到任务时需要对自己提问,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在合作完成之后就需要根据合作过程反思自己承担的任务是否得到了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结合老师给的判断标准,就能够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明白自己在小组内担当的角色与任务,与学生一起探讨,选出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在整个过程当中,除了组长不适宜经常更换之外,其他角色都可以自行进行选举,让组员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所带来的感受,促进他们能够将综合能力有一个快速的发展。
3要培养小组成员拥有自我解决冲突的能力
小组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与冲突,这是每一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许多家庭内都是独生子女,正是因为这些家庭只拥有一个孩子,很多独生子女都会拥有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责任感缺乏,所以在他们交往的过程当中,都会由于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同伴产生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在长久的矛盾冲突中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整个小组的合作效率,所以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拥有自我解决矛盾的能力,教师就可以引导各个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互相监督。当发现小组内出现严重问题时,及时进行沟通,这样将从根本上解决小组之间的矛盾。
4建立科学合理的展示评价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成果的展示是整个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学生都想通过展示来表现自己,从中获得自豪感。所以教师就可以鼓励小组利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表现机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汇报来展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展示小组合作之后的成果,这样就能够使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到合作的过程当中。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和语言沟通能力。是我国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模式。所以每一名教师都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春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9.
[2]甘良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8,(48):45.
[3]晏志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存阅刊,2019,(16):133.
[4]曲业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7,14(3):92-110,113.
作者简介:姓名:佘思强 出生年月:1984.1 性别:男 籍贯:四川成都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邮编:610217 单位: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