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娣
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中学 312472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任存在着以“语言知识学习为纲”的阅读教学现状,在阅读教学中仍旧存在重词汇语法,轻文本理解,忽视能力和思维的体现的现象。针对现在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的困惑,本文将探讨阅读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原因,提出通过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从师生两方面探究,让教师轻松上好阅读课,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课。
关键字:困惑;原因;兴趣;策略;思维;能力
一、培养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学生方面: “上阅读课最没劲儿”这是学生们的反映。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映,主要是阅读课文篇幅大,生词量也大,一看就有头痛的感觉。
2.教师方面: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如何上完整篇文章,如何取舍,在泛读和精读之间如何正确把握。
(一)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1.1平时阅读量较少,缺少课外阅报时间,除了课本学过的一些单词,其他课外词汇少,阅读障碍加大。
1.2同时平时缺少训练,面对长的篇幅的阅读文章,在心理上有恐惧感,稍遇到阻力和困难就退步,失去信心。
2.教师方面:
1.1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过多地重视语法,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拼读生词,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想让学生对英语阅读课产生兴趣的可能性不大。
1.2教师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阅读能力。
(二)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
第一,必须改变观念。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为重点,将阅读策略训练和情感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任务型的阅读教学中,并从阅读前活动、阅读活动、阅读后活动三个方面来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活动。因此,要从师生两方面来转变以往的方法和观念。
教师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导演角色,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对阅读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不要过多得讲解单词,不要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也不要把阅读课当课外阅读上,勾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即可。改变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最好同一种教学模式不要连续出现两次,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观念。。这种方法和观念的革新,需要实践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平时注意多积累多听课多交流,取长补短,并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学生方面,要高度重视阅读课,加强阅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克服心理障碍,树立阅读信心。
第二,在阅读前作必要的导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过渡到新的内容的教学。阅读前要采用多种方式,如利用图片、幻灯片、摄影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的直观导入法,利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时间或故事导入法,利用自由交谈或讨论的导入法等。课文的导入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技巧。
笔者课前经常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导入活动,如听英语歌,放英语电影片段,英语flash,图片展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上阅读课的兴趣,同时材料选择得当,也可以为课本的导入作很好的辅垫。。以《Go for it》八年级下每单元阅读为例。
Unit 1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笔者先播放了“I’m robot” 这部电影的一个片段,画面显示机器人将来可以为人类作哪些事情,通过视觉的冲击,学生在兴趣未泯的情况下过渡到课本的阅读中去。
Unit3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 通过四组画面,再现了 2008年发生的四件大事,雪灾—地震—奥运—神七。同时引出阅读的主题,是否记得当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已正在干某事。
Unit4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利用了一些摄影图片,再现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小学落后的环境条件,再利用另一名中国著名志愿者徐本禹的事迹,让学生从情感深处来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意,从而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探究文章主人公杨蕾的事迹及文章的内涵。
第三,阅读课中问题教学为主,其他模式为辅。
在阅读中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各类问题,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提问无疑是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检验预测—再预测的最佳方式。实际上,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进。提问可以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检查学生对阅读任务的准备情况,发动学生回忆,运用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学生对文章基本事实的理解;降低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诊断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教师的提问并非无的放失,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当然,我们要多变换教学模式,不同的阅读可以选择一些除提问以外的教学模式。庇千山之木而发一合,汇百家之流而成一学。英语教师可以多听听语文老师的阅读课。有时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式。如可以让学生分分段,概括一下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又如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最不喜欢的句子等等。总而言之,每节课都要穿插一些与众不同的方法模式,让阅读课变得简单一点,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一点,让学生有新鲜感和成就感。
第四,阅读课时加强阅读策略的培养。
阅读策略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让课本活起来,阅读策略活起来,充分发挥学习者阅读中的情感倾向,课堂才会活起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情感态度才会逐渐成长,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效。
第五,阅读后练习巩固,课后扩大阅读量
常言道:“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大量的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扩大课外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来达到,寻找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选择难度适中,题材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采用读中有练,以练促读的手段。如笔者在平时做了个有心人,注意收集学生的优秀作文和英语周记,并把它们编集成了优秀作文集,挂在班里供学生们阅读学习,一方面,让入选的学生有自豪感,增强对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的作品较其他阅读简单,一般性的学生不太会有阅读困难,在互相学习中无形地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在轻松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完成文本知识的迁移,完成语感的培养,完成文本的延伸拓展,完成思维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参考文献:
[1]《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第164期 教研版,2009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2009年,P63-64。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009年,P54-58
[4]《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赵国忠 江苏人民出版社, P77。
[5]《阅读可以这样教》周志忠 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