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中心小学 266614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平铺直叙的授课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教学,因而学生并不能够较好地在学习的过程中较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较为不利的。为了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充分地应用,通过丰富教学的形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利的。本文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探究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融合;有效途径
前言:
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采用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开展相应的学习任务,因而他们并不能够较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学习的魅力,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较为不利的。为了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构建、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任务、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任务,这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帮助。
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够在课堂上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然而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是较为不利的。为了能够较好地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构建。教师可以将自己搜集的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观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应用自己的视觉进行观察,从而能够较好地对相关的传统文化的信息进行消化和吸收。
同时,学生也能够较好地结合着视频的讲解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针对视频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完成这些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较好地对视频内容进行回顾,也能够较好地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地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纠正,这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帮助。
除此之外,在完成一课时的学习任务后,教师也可以结合着上课讲述的内容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其进行作答,这将帮助他们较好地结合着这些练习题完成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的巩固,这对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有着较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地结合着自己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并且结合着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这将帮助学生较好地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着视频内容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认知,这对于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并不能够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这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是较为不利的。
为了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地应用,通过开发多媒体技术的多功能性帮助学生以更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完成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任务的时候也需要重视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他们能够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老吾老,幼吾幼》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需要对孟子的生平、思想等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对于本课时的学习对孟子尊老爱幼的品格进行学习。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应用谈话的方式对课程进行导入:“在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代表任务,他就是孟子。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学习《老吾老,幼吾幼》来了解孟子的思想吧。”然后,教师可以对视频材料进行筛选,挑选出较为精简也比较易于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的有关孟子生平的视频材料,并且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播放。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应用自己的视觉对孟子的人生经历形成一定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结合着本课时的内容详细地讲解孟子的尊老爱幼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一思想的了解。在完成本课时的授课内容后,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尊老爱幼”故事的视频,从而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地启发作用。然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地分享在自己的身边的有关尊老爱幼的故事,让他们能够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较好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较大的帮助。
三、应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
中国的大部分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素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这些素材进行充分地应用,因而学生并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其实是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教学进度是较为不利的。为了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对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收集,并尽可能地做到素材丰富。如此,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整理的资料,从而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素材中激发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帮助。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较好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板块。但由于课程的时间有限,因而教师并不能够较好地对学生感兴趣的全部内容进行讲解。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引导他们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的资料,从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以个性化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对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地结合着自己学习到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更为细致地讲解,这将帮助他们较好地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能够帮助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到更为多样的传统文化,这对于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构建,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帮助学生较好地应用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从而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收集,这将帮助学生结合生活材料较为全面地了解相关的内容,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爱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8(10):113.
[2]曹金花. 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J]. 求知导刊,2019(27):73-74.
[3]熊亚琼. 借助信息技术,让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上熠熠生辉[J]. 新课程,2020(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