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俏僖
佛山市顺德区桂洲中学 528305
摘要:高中作为生涯规划的起步为时已晚,应该从初中开始植入生涯规划的理念,帮助学生正确客观的自我认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的能力,广泛进行职业体验。到了高中则开始定位明确方向,这样的生涯规划才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涯规划;生涯理念;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职业体验
一个人的生涯分为早起规划、中期规划、晚期规划。而中期生涯是否顺利,能够达到什么高度,晚期生涯是否幸福取决于早起生涯规划的质量,人生只有一次,没有经验,也无法重来,对未来最大的问题不是无法预言而是对未来毫无意识。应该让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停下了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本质是什么?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使命是什么?现在不为未来做选择,未来别人就会替你做选择,而你将别无选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阶段受新高考的影响,必须进行生涯规划、选科指导。但是高中才开始生涯规划其实已经起步太晚了。那么初中的生涯规划的四大任务是什么呢?
一、植入生涯规划的理念,唤醒生涯规划意识
生涯规划的理念包含两部分,一个是内在世界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一个是了解外部世界:行业、职业、专业。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有机结合点也就是使命所在。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句话:你的内在天赋,和外在世界的需求相结合的那个点就是你的使命所在。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许凯文教授所提出的学生有“空心病”,他说,北大的学生——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而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有30.4%同学厌恶学习,40.4%的同学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其中有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我们在一线的教师,经常被家长问:我家的孩子学习没有动力,自控能力欠缺,学习总是不在状态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其实都是空心病的一种,是当下青少年普遍存在问题。其最最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而这些一定要确立他作为一个青少年,他一生的价值是什么,才能解决空心病的问题。初中开始就要给学生植入生涯意识。
二、通过多种途径及量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
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认识,就会对自己提出相匹配的要求;有什么样的自我认识,就会推动自己怎样行动。自我认识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地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尽早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不是迎合家长的虚荣心,更不是学校作秀给社会看,生涯教育要避免过多的功利色彩和实用主义。
生涯教育并非要包办学生的课业选择,人为干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涯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启发,为孩子们的心灵点燃一盏灯,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始终有理想的翅膀相伴。初中生已经有了很强烈的自主意识,但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客观、不够全面,或者不会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导致初中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或自负的个性。
初中生自我认识可以通过回顾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来自我总结与反思、可以通过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可以通过与同龄伙伴在个性、能力、与人交往的态度、情感表示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心理测验科学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价值观、职业兴趣与偏好等。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常用的量表来帮助学生自我认识
1)埃德加施恩职业锚测试
2)WVI工作价值观问卷
3)罗克基价值观调查表
4)MBTI性格类型量表
5)卡特尔16PF人格特征量表
6)五大人格模型
7)基本人际关系行为倾向测试
8)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
9) 斯特朗兴趣清单等等。
三、以自我认识为基础,增强学生日常规划的能力
以自我认识为基础,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不断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调节,力争达到一定预期效果——这就是自我教育。初中阶段,很多同学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希望自己书写更漂亮、朗诵更大胆、成绩更优异等等。这一阶段,同学的理想也渐渐明确。这一时期他们想成就更好的自己,改变自己的劣势。他们希望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规划,这也是生涯规划的内容,是生涯规划最好的时机。在这里介绍几种可以帮助初中同学提升学习效率克服拖延的方法。初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逐渐形成学生自我规划的能力
①番茄时间管理法:很多时候,初中生做事没有效率,并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而是有足够的时间,却无法集中注意力。番茄时间管理法是一种极好的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获得更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尤其是在周末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25分钟是一个番茄时间,而5分钟是休息时间。在一个番茄时间里只专注做一件事,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利用番茄工作法来进行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只有五个环节:
第一,让孩子在所有做功课中,选择一项最重要的,作为他当前的任务;
第二,设定一个25分钟的倒计时(可以用番茄闹钟),作为他的学习时间;
第三,学习25分钟之后,休息5分钟,这5分钟让孩子完全放松,可以去喝口水、听听音乐或者眯一会儿,总之要真正去休息。
第四,记录下孩子每一个任务完成情况,如果中途有中断,如实记录下来。
第五,分析中断的原因,跟孩子一起想想如何避免。
②普瑞马法则:简而言之就是把你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普瑞马法则是在行动中一种有效地对抗惰性,客服拖延的方法。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化作用的方式———先处理困难的事情,再处理稍困难的事情,那是一种对于前面行动的强化,然后继续,强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③舒尔特专注力训练法:舒尔特专注力训练法不仅可用来测量初中生注意力的稳定性,而且用这套图表坚持天天练习一遍,那么学生注意力水平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包括注意的稳定性、转移速度和广度。运用这种方法的时侯,可以用专注力训练卡片,从1开始,边念边指出相应的数字,直到25为止。这是一种有效提升人的专注力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四、链接资源,尽早开始职业体验
【Super生涯发展阶段论】
成长期: 4-15岁:对未来的关注,对生活的掌控,在学校和工作中的成就,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广泛了解各种职业
探索期:15-25岁——缩小、界定和实践自己的职业选择
建立期:25-45岁——稳定、巩固和提升
维持期:45-65岁——坚持、保持、创新和提拔下一代
退出期:65岁+——工作递减、发挥余热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期、与探索期的初期,这一阶段的任务:探索更多的生活空间——了解更多工作机会——验证一些梦想的真实性——初步确认自己的生涯锚定。
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是完全不一样的,初中阶段一定要扩大体验,不要定位,我们对初中的学生就做好自我认知,及扩大职业体验。到了高中阶段时才缩小和界定,做好人职匹配,帮他确定职业方向,然后才确定专业方向——确定高中的选科。这才是比较科学的程序。新高考模式,高一下学期就要进行选科,选科既要兼顾自己的学科优势,还要兼顾所选学科将来可以报考的专业限制。如果在初中能够对各种职业有足够的认识,那么到了高中就可以缩小和界定,从而有更明确的选择和更明确的选科、专业目标。
初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是帮助学生集中了解一些大家最感兴趣的职业,并对选定的职业作深入的探究,如果可能,包括参观访问劳动现场,见习这方面的技能,并在实际的劳动操作中获取经验与教训。如根据学生的志愿安排他们到具体的公司、工厂、医院等单位进行“工作”,使学生了解工作中的快乐与辛苦,寻找工作的技能,了解工作环境,获得工作经验,为将来进入工作做一些适当的心理准备。
班主任进行适时且恰当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中来,组织班队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全面素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高中作为生涯规划的起步为时已晚,应该从初中开始植入生涯规划的理念,帮助学生正确客观的自我认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的能力,广泛进行职业体验。到了高中则开始定位、明确方向,这样的生涯规划才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