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云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二小 42710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综合性、基础性课程,以学生科学启蒙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活动和实践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内驱动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
引言
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中开展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生科学实验的有效策略,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科学实验的效率,培养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方向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更倾向于用信息技术重塑小学科学实验课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的思考和探索。以“日食和月食”的教学为例,传统模式下教师只能借助教材上的图片进行讲解,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日食和月食的视频,当学生看到精美的图片时,不由自主的对日食和月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再播放运用Flash制作的月球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的视频,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通过视频形成对这一科学现象的基本认知,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二、依托信息手段,构建科学实验探究环境
“互联网”时代下,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要把握开放视野,立足小学科学实验活动,构建多维化资源平台和信息化实践环境。对探究活动,不能局限于静态纸质教材,还要对接互联网,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实践环境的营造,从互动、开放、动态、多维空间建设上,让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参与者。如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对“种子发芽”过程进行记录。在本节实验活动中,将移动手机安装智能监测仪,利用监测仪完成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整理。如将监测仪插入土壤,对土壤的温度、湿度、肥力、水分等参数进行检测和记录;利用手机App,可以实时掌握植物生长状态,便于获取植物生长曲线和报告。同时,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平台。学生根据植物发芽,展开科普资料收集与调查,了解和学习植物培育的知识和方法,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如利用“植物成长日记App”,可以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长期记录,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更便于学生之间交流与讨论。
在微信群平台,设置“种子发芽”探究主题,学生将自己在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发送到微信群中,展开交流与分享。现代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的整合,为学生搭建了便捷、高效、多元、开放的探究环境。如利用云端服务,可以在线观察植物生长状况,自动记录植物信息,为学生撰写观察日记提供素材;信息化监测与记录方式,摒弃传统依靠纸和笔的模式,让数据采集、记录、分析、处理更快捷,更准确,省时又省力;基于物联网现代网络平台,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交流,对实验活动进行实时调控,提高探究精准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
科学课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科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了解广泛的科学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拓展课程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拓展演示,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进行进一步的互联网展示。在这个过程中都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实验操作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于科学实验的有效认知。与此同时,在丰富的科学课实验拓展资源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此实现做思共生
在传统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但凡涉及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会以抽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并采取一笔带过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并且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践动作能力,从而对做思共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现代化技术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出科学知识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复杂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由此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太阳系大家族”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行星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的引导下,更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不同,充分体验到科学知识的魅力。随后,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行星图,利用纸板将行星绘画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概念,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并且能在实践操作中,不断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开展要有机融入现代化手段,通过多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谈晓颖.融合信息技术创新实验教学[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03):34-39.
[2]钟锋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2):130.
[3]向代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