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范建岭
[导读] 随着我国对教育水平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范建岭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玉龙湖小学  256600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水平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2017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出台,新版小学科学教材也在逐年更换投入使用,给科学教学带来新的挑战。适合学生学习的科学课堂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基于以上情况我校开展以开门见山亮目标、实践性实验学习、教师精讲细讲和学生拓展练习为主要环节的高效课堂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发展快车道。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亮学讲练”

        前言:
        随着我国对教育水平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的科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新教材的使用,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做。非常重要的就是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有效、高效的落实再小学科学课堂中。
         一、我校学生学习科学现状分析
        (一)学校生源
        玉龙湖小学学子多数来自于城乡结合部,实践经验充足,但是实验技能能力较差,对于外界科学发展现状了解不足,综合科学素养水平不高。
        (二)学习环境
        玉龙湖小学2016年7月建设完成、投入教学使用,师生是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成,合校前,原学校科学实验器材有限,教学条件有限,科学课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忆为主。合校后实验器材与以往比有所改善,师资力量强大了很多。
         二、提高科学课堂高效的策略
        (一)开门见山亮明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上课时应基于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学生目标越明确,其学习行动就越能够获得成功。
        科学课堂开始就直接亮出教学目标,突出一节课的重点。这和新教材中的“聚焦”环节正好相符。如六上《抵抗弯曲》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房屋和桥梁都是由“横梁”和“柱子”组成的,而且受压时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直接亮出本课的目标:增加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并板书《抵抗弯曲》。如五上《测量力的大小》一课,通过用拉力器比较谁的力气大,学生发现力气大的拉力器被拉的长。

教师直接过渡到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来测量力的大小,从而亮出本节课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实践性、实验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科学课堂更应该真真正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师生在目
标引下开展的互动学习和探讨行为。给予一定时间的保证,学生经历合作助学、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实践等学习方式,先在小组讨论、分析现象,再在全班内交流分享。
        引导学生在实验、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与新教材中的“探索”环节相匹配。如六上《斜面的作用》一课,学生利用木板、测力计、钩码等物品进行实验,发现同一斜面时,沿斜面提升多种物体的力都比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小,得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精讲、细讲点拨
        精讲点拨包括老师的“讲”和学生的“讲”。学生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集班级的力量共同思考。老师“讲”是拨云见日,是解惑答疑,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穿插讲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达成学校教育目标。这和新教材中的“研讨”环节正好相符。如六上《斜面的作用》一课,学生利用木板、测力计、钩码等物品进行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的实验时,学生发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部分同学会说“坡度越大越费力”,显然学生的描述是错误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沿所有坡度提升物体的力和直接提升的力的比较,从而得出:任何坡度的斜面都是省力的,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省的越少。
(四)拓展、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是针对目标达成需求的深化拓展,包括多种方式:课堂检测性达标练习、课堂实验操作、课后实验制作等。这环节和新教材中的“拓展”环节正好相匹配。如四上《弹簧测力计》一课,拓展练习就是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并尝试标出力的刻度。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橡皮筋的弹力并利用受力特点标出刻度,加深了课上所学内容。如三上《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巩固练习是提供半瓶水、两根吸管和橡皮泥,让学生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让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将水挤出来。学生尝试后发现让空气进去,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排出瓶中的水,真正实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亮学讲练”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0
        ?[2]谢静.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86.
        [3]刘英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中外交流,2017,(18):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