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童辉悦
[导读] 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对于留守儿童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要不断加强

        童辉悦
        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中心小学   524400


        摘 要: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对于留守儿童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要不断加强,其属于一种特殊群体,由于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留守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异地生活,并且十分缺少来自父母方面的关爱。为此,想要有效改变这一现状,进行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需要政府方面做好领头作用,结合多方力量,促使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关爱,实现良好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留守儿童;校园活动;关爱体系;关注度

        根据对留守儿童的不完全调查和统计,乡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持续增加。为了生存,许多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而孩子便只能留在长辈家或者是其他亲戚家进行生活。长此以往,留守儿童见不到父母,亲情和关爱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从而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需要及时解决和有效处理。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现状
        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国已经在不断加强对其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也在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但是事实上,起到的效果还不是很强[1]。究其根本,是家庭方面的教育支持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农民工家庭的现实情况各有不同,留守儿童家长会受到文化素质以及时间、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同时,学校方面能够做出的努力也十分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能够得到学校的有效管理,但是当其不在学校的时间里,便出现了一定的管理空白期,此时的留守儿童便会有一定的可能性出现心理层面放松和行为方面松弛的情况,进而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策略
(一)加强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留守儿童缺少的是关爱,而这种关爱,只有来自于父母,起到的效果才会最好。所以,必须要重视家庭方面的教育,促使父母能够不断的加强自身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拉近自身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不断加深二者之间关系的亲密性,由此促使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关爱。此时,作为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促使父母方面的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多。父母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始终保持,并且需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时常鼓励留守儿童,但是遇到关键问题,也要适当的实行批评教育。学校方面与家庭方面之间的联系也需要不断的加强,为了能够更好的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更好的沟通,学校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时间,比如寒暑假期间,又或者是一些节假日,此时学校方面能够有一定的机会与留守儿童家长面对面的交谈,双方也都能够根据留守儿童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相互沟通[2]。家长更能够通过此方面的沟通,认识到家庭方面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付出更多的关爱,促使其关爱水平的持续增强。


(二)丰富学校教育内容与校园活动
        留守儿童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此时,作为学校方面,有责任也有义务对留守儿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爱,尤其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对于其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和情绪波动都要进行关注。具体可以通过相关校园活动的展开,促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说一说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疏导和关怀。通过外在的活动,能够触碰留守儿童的内心。为了能够有效吸引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还是要符合留守儿童的心理预期,并且能够与留守儿童的实际兴趣相贴合。具体可以建立兴趣小组,也可以进行班会的组织,选定相关主题,促使留守儿童能够更为主动地相互联系,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弱。
        与此同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心理方面的健康更为重要。在这个阶段缺少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难免会有很多的孤独感,此时心理方面便很容易出现问题[3]。因此,作为学校方面,需要有意识的关注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且能够真正的意识其重要性,努力推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此,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学校方面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引进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或者是在校内进行培养,促使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不断的提升,由此能够更好的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在与留守儿童交流期间,更为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里所想和实际需求,由此实现对其的有效帮助,减少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
(三)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的联动作用
        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学校方面和家长方面的积极配合以及大力支持,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促使留守儿童家长能够时常的与留守儿童进行相互沟通,学校方面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引导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进行积极对话,借助于亲情热线的开通,并落实于制度,强化留守儿童家长的责任,明确其作为监护人的具体职责。与此同时,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政府方面也需要落实好自身的责任,根据实际的体系建立情况,进行财政方面的支持,促使该体系实现长效运转。为了更好的落实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政府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总的制度原则,促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对自身的实际职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够通过相互配合,更好的推动关爱工作的持续开展[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依托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政府方面需要积极行动,主动出击,以留守儿童教育和关怀体系为重点,进行相应的建设和不断的完善,此时既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也需要一定的制度引导,从而更好的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姝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J].农业经济,2020(05):123-125.
[2]常晓娟,张爽.构建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爱的共振腔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9):76-77.
[3]刘先华.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2020(12):105-107.
[4]郭山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J].甘肃农业,2020(12):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