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秦智
[导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

        秦智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葛营小学473000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获得优质效果。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夯实学生一生学习的基石。
        关键词:学习习惯;有效策略; 夯实基石;小学数学教学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地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一、小学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获得优质效果。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奋、独立、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方法只有以习惯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真正成为方法,显现出应有的价值。一年之计在于春。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故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下:
        1.书写整洁、一丝不苟;
        2.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
        3.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
        4.计算完毕要验算检查;
        5.课前预习,课后回忆复习;
        6.听课精力集中,活动积极参与;
        7.作业独立思考、按时完成;
        8.知错改错,及时纠正;
        9.勤学好问,积极求教;
        10.今日功课今日完成等等。
        三、有效应用是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目的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最终的结果应该体现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学会密切联系实际学习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加以应用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1、“手脑结合”地学习是学会有效应用的前提
        数学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形象的、有趣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
        2、生活问题数学化是促进有效应用的关键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要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3、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是提高有效应用的根本
        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几年来,发现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因此,教师特别应该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习惯的训练。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做题、计算马虎不认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1:全国大约有13548万小学生,如果每生节约1元钱,大约节约多少万元钱?若用这些钱支援贫困生,按每生1千元支付,可支援多少贫困生?
        正确解法:135480000×1=135480000≈13548万元
        错误解法:13548×1=13548元≈1万元
        错将13548万元中的单位“万”漏掉。试想结果造成什么后果。
        如2:工程师设计一座楼房需1000吨水泥,一吨水泥按250元计算,约需多少钱?粗心的施工人员错将1000吨看成10000吨。
        正 确:1000×250=25万元
        错 误:10000×250=250万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只重视知识讲授,大搞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功到自然成。②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③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④在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评选的一个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求去做。⑤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立项编号:19—HJYY—55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1):162.
        [2]吉建锋.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