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泽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初级中学 湖北省仙桃市 433000
摘要:现如今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而新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育事业者也更加的注重去培养同学们的核心素养,利用核心素养去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且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不仅如此,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培养 核心素养
引言
在初中的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从整体上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的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同学们的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努力的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综合性的全面人才,进而去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本文就讨论了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
数学跟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它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丰富,在他们刚升入初中之后,由于受到年龄和时间段的限制,对于一些抽象性的内容可能无法理解,所以说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去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而培养抽象能力也是发展同学们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内容比较的抽象,比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含义,这些内容都比较的复杂,同学们理解起来都比较的难,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思路可能会受到阻碍,这也不利于同学们去学习数学,可能学着学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如果在整个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老师的话,长时间下去会让学生变得思维懒惰,而且思维也会有一定的障碍性,因为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没有主动性,也不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整个课堂上更多的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可能在下面听的时间不是很长,有些同学可能听着听着心思就不在课堂上,因此教师一定要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同学,就比如说在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时,如果将正数定义为“数字前面带加号的是正数”,给负数的定义为“数字前面带减号的是负数”,很显然这样的定义不能够说明是正数还是负数,但是如果将正数定义为“大于零的数字都是正数”,将负数定义为“ 小于零的数字都是负数”。这样的定义就可以明显的区分正数和负数,而且学生也可以很自然的明白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样比死记硬背更加的有效,因此一个正确的定义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1]。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来提高核心素养
初中的数学教学都是动态的一个教学形式,在整个教学形式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其中最基本的形式,二者都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的去掌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得好,不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利用传统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仅仅只顾及到了个人的讲课感受,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感兴趣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都很短,如果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觉数学知识更加的单调乏味,甚至有些同学还会出现偏科的现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水平都是不利的。现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素质教育这样一个背景下,想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应该把握好教和学的关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教和学的关系,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然后引导每一位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还要尊重和重视每一位同学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和整个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的整个数学教学中,想要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要优化整个教学的设计,以此来给学生问题的探讨和解答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2]。
(二)发现问题并且去解决,以此来提高核心素养
数学它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整个数学的逻辑体系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可见的物质计算,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数学的教材或许只是以课时为单位的一个知识灌输,所以他们不知道这些课时的内容能够联合成一个总的整体。所以说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可以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去体会到满足感,也不会再觉得学习数学会很疲惫,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编制好的一些拓展问题去辅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也可以设计一些符合教材内容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对数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核心素养。就比如以九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二章函数的概念第三课时的课后拓展问题来举例,具体的问题是:将两段长为L的线段分别围成一个矩形和圆形,哪一个的面积会更大?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列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可以看出周长可以确定圆形的面积,然后再结合图像找到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最后再进行比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
(三)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一定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然后在理论中加入实际。不过在往常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是很注重数学课堂的设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讲课,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聆听,然后根据听到的内容做一些笔记,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途径只有听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而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设计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学生不管是在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只能提高他们的成绩,并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以及微课课堂等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整体上去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大背景下,教师还要去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也可以设计一些和教材内容有关的课程,关注学生的知识取向和文化取向,在学生发现并且解决问题之后,及时的给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以考察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阶段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然后从整体上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 (35) .
[2]刘庆昌中小学教育改革需要理性起来:兼议"一-校-模式"[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