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莉
襄阳东风中学 湖北省 襄阳441004
摘要:在进行高中物理力学分析教学过程中,从力学本身的特性来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力学部分的知识点大多较为繁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到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知识难度的过渡和铺垫。通过生活知识与力学知识相融合来促进学生力学知识的有效掌握,从而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力学现象。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情境
引言
在物理学中许多知识来源于物理生活的实践,因此知识内容的讲解需要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连接。高中物理老师在进行力学方面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生活化的内容逐渐引入到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通过抽象知识的理解来促进相关内容的具体分析。
1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的探索分析
在进行高中物理阶段力学分析过程中,通过物理学的学习来将力学部分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进而通过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物理学知识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在进行力学知识点分析、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难度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因此导致学习习惯难以保持或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最终会放弃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而物理教学过程中力学部分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此部分更具有抽象的特点,学生习惯进行知识点的背诵而忽略了所学知识背后背诵的基础内涵。因此不能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问题来尝试物理问题的解决方式,使得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大打折扣。
学生没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理解到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重要地位。在进行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物理力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的可能性,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1]。
2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方法策略分析
2.1将生活情景融入到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具体环节
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析过程中需要通过物理力学的具体基础知识来进行生活情景融入的有效分析,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将所学充分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课堂的基础环节入手出发,将生活化的情景逐渐导入到所学的知识当中,再进行物理概念和知识点的分析、探讨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情境的明晰,将概念进行有效的明确,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可以拆分成导入、新授、复习巩固等环节。由于力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较为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可以从浮力这个基础知识点入手,将其放在导入的第一个环节,结合生活情景,从而落实浮力学习的具体内涵,将其进行有效应用。例如,夏季期间由于天气炎热,许多人会来到泳池边游泳,而有的人会游泳,有的人不会游泳,不会游泳的人会带上游泳圈,带上游泳圈之后便不会沉底,反而会漂浮在水面上,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具体是什么?通过导入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所教授的内容——浮力。在这段导入的过程中,将物理力学知识简单地与生活的常见现象进行融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除此之外,在学习力学时还有弹力这个知识点也可以结合生活情景。例如教师利用PPT向学生展示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跳板上的精彩动作,通过跳板的弹力变化进行讲解。在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弹跳和板子之间的弹力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力来带动运动员身体的运动?这种力如何变化?学生会回答弹力,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弹力的大小变化值。除了弹力之外,还有重力。
可以用富含哲理的诗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诗背后体现的是什么物理学的原理。同学们会根据诗词现象及生活实际来进行力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将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建设或交流的始终能够在上课之前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乐趣,减少学生消极情绪或消极心理的产生,从而将学生厌学的心理进行有效克制,通过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
2.2采用生活化问题,引发学生自主交流和思考
采用生活化的情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课本上的力学知识内容和具体问题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在延伸时通过学生能力的辩证和力学知识的具体培养,通过核心素养和物理能力来进行具体分析。在进行重力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来进行具体应用。例如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工地建筑时通过重垂线的使用,能够将水平线和垂直线进行有效贯通,从而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垂直性。游乐场中的蹦极也是利用惯性的原理,同时拴在人身上的弹力绳,可以利用弹力将人进行回拽。在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除了常规讲解之外,还可以过渡到太空,通过课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进行有效应用。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各类行为与正常情况下在地面上的行为对比有哪些不同?以及在月球上和地球上由于重力之间的差异,我们向前跳跃一步后会产生哪些现象?通过这类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能够促成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能够通过问题带动学生关于力学知识和生活融合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2.3建设科学化的力学体系
在进行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将力学有关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之外,还需要根据物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科特性来进行分析。物理学科是以基础实验为根本的学科。在进行力学知识学习时,还要通过力学实验将生活的具体实际结合,这样一来可以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铺垫,还可以根据实验做好相应的补充,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提升学生力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况,在实验方案设计的前期、实验分析的过程中均可以融入生活现象,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比如在学习弹力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置弹簧游戏或弹力车将弹性装置放入到各类玩具的实验过程中,组织学生对相关玩具进行改造和设计,然后小组之间互助比拼,看哪个组更有创意。通过实践动手和小组结合的有效策略,增强了学生实验意识的同时也能够将力学知识更好融入到实践中,与生活实际结合得更为紧密。在进行力学学习时通过生活化的现象来进行实践和力学基础知识的融合,通过个人的实际学习,探讨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交流体系,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做到了学习的有效保障,使学生在力学学习过程中真正收获知识,同时也感悟到物理力学的魅力[4]。
3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力学老师要结合力学本身知识的特点,通过具体环节的有效应用和探讨,不断加强力学的实验设计。通过与实际生活情景的结合,对教学环节进行仔细设计后,通过实验教学的模式与生活情景融合,以问题促进思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揭琼,吴荣南,唐华,麦小春,唐鹏飞.高中物理力学的学习技巧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8-238.
[2]魏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17) :222.
[3]陈阁.基于物理观念素养的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J].基础教育教学(下旬刊),2018, 07: 187-188.
[4]王鸣.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概念[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5):160.